APP下载

浅谈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4朱惠萍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相关问题分析

朱惠萍

摘 要:市政道路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它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需要从道路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各个方面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措施,使市政道路建设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绿色化、实用化,从而为城市建设增色。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唯有确保道路通畅,才可保障城市运作正常。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十分发达,环境与交通的重要性日趋突显。随着城市化建设以及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理念已 很难迎合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两方面的需要。所以,要深层次而又系统地分析研究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问题,同时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务必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基于此制定相应的可行性高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案,从而有效确保道路畅通。

1 市政道路设计出现的问题

1.1 道路功能分析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对道路功能的分析以及对市政道路的交通流的分析少之又少,一般仅仅是采取简单的套用固定的模式,导致道路的横断面形式与使用功能不匹配、不协调。鉴于此,在设计时务必要系统地剖析研究整个道路,针对处于规划路网范围内的功能、交通组织、服务客体、附近的用地特征、机动车的交通特征以及交通的出行方式等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制定科学的规划。

1.2 分隔带的设置未考虑到使用功能这一因素

大量四幅路断面由于道路中央处的隔离带不宽,大致为1m—2m左右,不容易布置道路的附属设施,在路段上难以安设行人过街的安全位置,这对于机动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出行安全具有不良影响,且无法设置调头车道,使交通秩序受到巨大干扰。目前,非隔离带的宽度通常在2m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很难设置公交港式停车站,导致公交车在停靠的过程中使相邻的两个车道的通行几近被隔断,交通的出行能力受到重创。然而,若公交车能够停靠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话,依然会对非机动车的通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时如果顺着人行道实施拓宽处理的话,由于沿街用地会对拓宽形成一定限制,导致人行道的宽度值减小,这依旧会影响到行人的出行。

1.3 路边停车未进行科学地安排

路边停车大致涵盖了路边临时停车与路边存车两种,倘若在路边临时停车然而却未划分停车泊位的路边进行,这样会严重的阻碍整个交通的正常秩序,这样的方法不可取。然而在有停车泊位的地方进行停车,这样的事情就很普遍,尤其是在中心城区的地带,因为停车场的配置不足,私家车数量日趋增多,导致停车问题逐步严重,给道路建设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1.4 非机动车道的位置没有交通构成分析

城市内部大部分道路均是采用一幅路的形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用划线进行分隔。然而由于城市内部的机动车辆逐渐增多,此类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日趋突出。这种不足之处大致反映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扰动、机动车的交通主流与自行车的交通主流存在明显的重合问题这两方面上,导致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巨大影响,此外也影响了出行的安全。

1.5 道路网络结构不科学

在设计道路时,道路设计人员只注重现下利益以及当前的设计,却忽视了城市的整个道路网络布局,导致设计的道路不能和整个道路网结构实现相互匹配,影响到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的科学性,重则使道路交通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通常都集中在几条贯通性的立交与主干道上,却忽略掉了支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尤其是贯通性支路的建设。城市内部的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行人均聚集在贯通的几条主干道内,导致道路的交通负担增加,既使行人过街的危险程度提高,又对交通分流形成了不利影响。

2 市政道路设计中解决对策

2.1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改进措施

市政道路的横断面的设计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非简单的关于几何道路的设计,其中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一下四种:③三幅路设置,①一幅路布置,指的是把全部车辆聚集于相同的一个车行道上行使,把车道安设于道路中央,具有混合行驶的特征,对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流量小的地方、抑或是二者之中有一种流量大、然而在高峰期二者可错开的道路、抑或是可用于具有潮汐式的交通特征的道路适用。此布置形式具有组织简洁、造价低的优势,多用于次干道或流量小的支路上。②二幅路布置,借助中央分隔带对车行道进行划分,分为两部分,以车辆对象为划分依据进行行驶,其多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的流量较大的道路上,当然其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自行车的流量较小的次干道上。③三幅路设置,此类型的道路两侧基本上是依靠分离带把一幅路的车行道划分成三大部分,两边为单向行驶的自行车,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其多被广泛地运用到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量均较大的主、次干道上。④四幅路布置,此形式是基于三幅路之上,借助中央分隔带将中间机动车道分为两部分实施分向行驶的形式,其主要在红线宽度大、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流量较大、景观要求高、道路等级高的城市主干道中使用,当然其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城市内部道路的快速路上。

2.2 路线设计改进办法

在具体地设计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线时,首先要对平曲线半径的取用问题展开深入地分析与探究。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道路周围的运行速度、前后相连之处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连续性进行研究。其次,要重视同向圆曲线之间的直线线段的长度问题。倘若在改造道路老路时始终太过注重6v的最小直线长度,势必会导致大段老路被浪费掉,形成大量新的拆迁工作量,增加工程总支出。

对于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路线设计的改进的建议,主要是平曲线的半径能够超过8km,这样就和长直线类似,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的感觉和单调感,所以一般情况下的平曲线的长度选择在1-3km。其次,针对同向圆曲线的直线部分的长度取值,笔者认为应当:①可考虑把超过布设超高的缓和曲线的长度归入到直线中。②下调6v的要求,使其最小值可为3v。市政道路建设与 比较特殊,所以要重點思量道路的实际状况,特别是防洪问题与排水问题,切勿仅仅思量工程的造价问题,为了利益降低整个纵断面的设计标准。还有对于老路的改造,需要尽量的安装拟合老路的原则,在条件受到限制的时候,可以不“平包纵”。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城市建设水平的日趋提升与发展,人们对综合化水平较高的道路的需求在不断增多。市政道路设计作为交通建设中的关键部分,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好坏。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不仅需要安全、实用、美观、舒适和便捷化的需求,还需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小群,朱德宏.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探讨[J].科技信息,2010(7).

[2]王峰.浅析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不足及改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1(5).

[3]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

[4]王叡.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与规划设计,2011.

(作者单位:河源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相关问题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关于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