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研究

2017-09-04唐秋林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

唐秋林

摘 要: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和水利项目施工的的水平,和一般项目的建筑施工不同,水利施工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更高。笔者将对水利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控制工程质量的相关要素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经济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类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水利工程方面建设,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南北水资源不均的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进程。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提升水利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为保证水利项目施工质量和设计标准相符,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十分必要。

2关于原材料的使用

2.1水泥

和其他建设材料相比,混凝土材料不但价格优惠,而且材料属性完全契合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建筑不但要承担日常环境中各种要素的侵蚀,还要长期的处于浸泡当中。因此,要确保水利施工工程的质量,提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就尤为重要。在混凝土的材料构成中,水泥的比重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把控水泥的质量。在选择水泥品牌过程中,要对厂家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满足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在水泥厂家的审核过程中,尤其是要认真核对厂家提供的相关质量检验文件以及产品相关的资质,例如产品合格证书、产品生产日期等。特别是严格检查水泥的级别、质量,在确保水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如果水泥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对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消极影响。鉴于水泥的特殊性质,在保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泥的保存条件。首先,在水泥到达施工现场后,要进行严格抽检,以确保入场水泥的质量,在检验合格后,方可将水泥入仓。在水泥的保存过程中,需要根据水泥的入仓时间,将其分别放置,并坚持先入仓先使用的原则。由于水泥材料的属性,其本身的吸潮性较强,一旦受到雨水侵蚀或者受潮,水泥内部会发生碳化反应,从而造成无法使用。如果需要将水泥进行露天放置,那么放置地点需要地势较高,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在铺设潮垫的前提下,才能放置水泥。为减少环境因素对水泥的侵蚀,在水泥码放整齐后,需要用塑料膜进行必要的遮挡,以便有效防止水泥碳化过程。另外,如果水泥的压力过高,也会加速出现水泥的硬化,所以,在码放水泥过程中,每摞水泥的数量要在十袋以下。不仅如此,相关的工作人員还要不定期的抽检水泥的储存入库时间,从而保证水泥不超过有效期。

2.2骨料

除了水泥之外,骨料也是混凝土的一项重要元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会采用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骨料的质量,其中包括骨料的粗细和坚硬程度。在水利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施工设计的质量要求,选择坚硬度较高的骨料。在储存过程中,骨料要和其他材料进行分别放置,特别要和石灰等材料分开。这主要是因为石灰本身的腐蚀性相对较强,会严重影响骨料的硬度。不仅如此,在保存一定时间后,骨料的含水量会产生较大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骨料的存储时间内,要按时抽检骨料,从而保证骨料在满足施工标准的前提下被使用。

2.3外加剂

首先,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使用相关外加剂,并根据水利施工的具体环境,正确合理的评估外加剂的使用量。

2.4用水

在混凝土材料的融合过程中,水是一项重要的搅拌材料,因此要尤为重视水的使用,在水使用之前,要确保水没有被污染,且不含任何杂质。一旦水中含有其他杂质,尤其是含有某些金属元素,极有可能造成金属元素和其他化学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原材料的合理搭配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外加剂以及水等元素组成,上述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从而形成各种性能的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中,不但包括原材料的的质量优劣,还包括原材料的搭配比例。通常来讲,在搅拌原材料之前,要进行小量的试验,通过论证搅拌的方式,得出最佳的搭配比例。只有在小量试验满足生产要求后,才能相应的增加配比量。在配比过程中,还要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搭配比例,在原材料搅拌过程中,要不定期的抽检原材料,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4施工质量

4.1模板的设计和使用

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固定混凝土,需要使用相应的模板以满足设计施工的要求。同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彻底的清理模板,从而保证模板的整洁干净。不仅如此,还要保证模板良好的固定性,以确保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的现象。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模板间的缝隙,一旦缝隙较多,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会大大增加露料的可能性。对于较小的缝隙,可以填充木屑等材料,固定模板的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还要按照流程要求,检测相关模板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模板的设计满足要求。另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还要将薄膜铺至于模板的内侧,通过这种方式,在防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简化模板拆卸程序。

4.2混凝土搅拌

在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混凝土的搅拌环节尤为重要,就当前而言,大部分的混凝土搅拌环节纷纷引进机械化设备,借助机械化设备,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加搅拌量,还可以提升搅拌的均匀度,从而大大提升搅拌效率。所以,在搅拌程序开始之前,要严格检查混凝土的用料质量,并根据之前小量试验得出的配料比例进行配料,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误差,达到混凝土的最佳性能。一般而言,根据添加剂的增加与否,可以将搅拌顺序分为两种。

4.3摊铺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环节完成之后,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浇筑。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浇灌入模板当中平铺,为即可能避免出现蜂窝或者气泡,需要 利用铲子等工具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不断按压,从而提升混凝土的紧致程度,避免出现缝隙。在混凝土铺摊环节中,混凝土的整体高度要在模板之上,只有通过方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高度在水分蒸发后和模板高度保持一致。同时,铺摊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混凝土会由于风干过早而对其定型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铺摊环节结束之后,还要重点关注水分的蒸发情况,假如温度过高,则需要将遮挡物置于混凝土表面,从而使水分的流失速度降低。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防止雨水对未干透的混凝土造成侵蚀,如果未干透的混凝土被雨水侵蚀,很有可能造成原料的流失,一旦混凝土失效,则需要返工,从而导致作业量大大增加,造成材料的浪费。

5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取决于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在水利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将水利工程的特殊需求纳入考量范围,从而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品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5):92~93.

(作者单位:四川众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
水利施工场内交通运输交叉路口问题探讨
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水利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分析
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浅谈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