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角下的《嫌疑人X的献身》

2017-09-04张玉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类学社会学

张玉

摘 要:《嫌疑人X的献身》是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从情节角度分析,其在结构上十分严谨,甚至在描写人性特点上,包含了人类学以及社会学所研究的内容,展示了现代社会结构中的一些人性缺陷。本文从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嫌疑人X的献身》进行了深入解析,对故事情节、主人公的行为选择背后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类学;社会学;《嫌疑人X的献身》;命运献祭

引言:从结局阐述,《嫌疑人X的献身》结局并不完美,一场为了帮助别人而进行的犯罪,为了掩盖犯罪而进行的犯罪行为,最终在人性的煎熬下被主人公亲自阐述出来,其甚至隐含了一些悲剧色彩。但从故事背后的角度分析,其可以称之为一种命运的献祭,其所包含的人性色彩、社会学理念,是这部作品震撼人心,深受喜爱的原因。

一、人类学的信徒与信仰分析

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其具备一定的宗教色彩,男主人公既承担了一个祭师的角色,也扮演了一个祭品,主人公的生活也极具宗教性质的特征。男主人公是一个数学信徒,其作为厄多斯的推崇者,他的理念就是追求完美,其在追求数学理念的同时,也是一种极端信仰的体现。在遇到女主人公之后,这种极端信仰发生了转变,其对女主人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怀,开始每天接近女主人公,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男主人公石神将每天对女主人公的守护当成了一种宗教仪式,并将其作为自身生活的意义。当女主人公母女因过失而杀人时,石神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帮助二人掩盖杀人行为,看起来也不显得突兀。在此,石神希望借助自己所有的力量,帮助女主摆脱一些的噩耗,将自己的行为进行神化,甚至不惜杀人、不惜坐牢,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是一种献祭行为[1]。

从人类学角度而言,主人公在献祭的过程中是没有退路的,其在刚开始发现女主人公误差前夫时,便做好了献祭的打算,为女主人公顶罪。基于男主的献祭理念,其正好成为了一个契机,并用最短的时间制定了顶罪的计划。在此过程中,石神通过制造另一场命案,帮助女主洗脱嫌疑,其在杀人的同时,也是放弃自身的过程,这是贯彻对厄多斯理念的信徒行为,然而通过犯罪行为而完成自身的命运献祭,从深层次分析,其更加倾向于精神的献祭。从人类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信仰行为,是一种为了信仰而进行獻祭的行为,主人公牺牲了自己,为了自身的理想以及信仰,甚至放弃了自己,正如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为了理想与目的,不顾一切而奔波的人们,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更具备一些现代社会中的人性特点,偏执而浑噩。

二、社会学的仪式与献祭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任何行为均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存在,其价值在行为运动中得以存在,其在社会学理论中,被定义为应该做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在此书中,将这种理论进行了深化,主人公认为行为献祭是一种必须做的事情,若最终母女二人逃脱了法网,石神被当做跟踪狂、杀人魔而进入的监狱,主人公献祭的目的便达到了。然而,在其献祭的过程中,自认为自己掌控了一切,仅以一厢情愿的方法进行献祭行为,其在形式上脱离了社会,脱离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石神只能通过操作自身行为,控制自身理念,但无法真正的控制他人,无法明白女主的思想。

主人公自我献祭的愿望实现了,但其保护女主的行为被拆穿,其在扮演献祭者时,受到了固有的社会属性的影响,导致其行为与社会属性产生了冲突。汤川与石神就是冲突的矛盾体,其在社会理念、社会角色上,就必然决定其会产生冲突,并影响男主的献祭行为。男主献祭行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神圣的献祭理念之下,没有掩盖作为爱慕者的社会本能,女主并不是一个高高再审的神明,其作为一个凡俗子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动物。当女主知道对方的献祭行为时,女主会产生一定的内疚心理[2]。两者均作为社会中的普通成员,无论怎样,都无法逃脱名誉上的被杀以及精神上的被杀,这是社会的主要现状之一。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多样化的人性面具被抹除了差异,但均作为社会运行的小小齿轮,受到社会阶层、社会行为的影响比较深刻,任何人均无法逃离社会属性的束缚,书中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包含了对社会生活的无奈,在社会的困境之中谋生,最终的结局也无法以圆满而结束。这是书中人物,受社会属性影响所造成的。

结论:总而言之,《嫌疑人X的献身》是一部描述社会现实,阐释人类信仰的作品,在对此部作品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主人公石神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展现了对女主人公的爱意,但最终目的却没有达成。女主人公最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其是为了逃脱精神的枷锁,还是为了罪过而悔悟,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所包含的人性意义,丰富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徐艺嘉,徐兆寿.论不同文化视阈中同名电影的人物塑造——以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及中日韩同名电影为例[J].中国文艺评论,.

[2]王帆.社会危机下的精神缺失——以《嫌疑人×的献身》为中心[J].阴山学刊,2017,30(06):43-45.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人类学社会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意外遇见社会学
被误解的社会学
以人类学的视角看儿童时空观的培养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意外遇见社会学
少数民族文本的文学人类学诠释
名实的分离
什么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