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2017-09-04李全文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新机遇思政教育互联网+

摘 要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互联网思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入全新的实践应用阶段。利用好互联网的先进的交互技术,充分利用其利好之处,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新环境下体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焕发生机活力。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为研究背景,解析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发展机遇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思政教育 新机遇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2014jxtd02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28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448);阜阳师范学院教学团队(2016JXTD02);阜阳师范学院教研项目(2016JYXM27)。

作者简介:李全文,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392

大学生是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然敏感性、接受能力极强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和应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校园网络条件的改善、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大学生在学习交流以及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与网络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一方面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介监管技术相对滞后,加上网络媒介是以全社会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所以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性

互联网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具有一定虚拟性的媒体工具,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科技革命的共同产物,互联网比传统的纸刊、电媒媒体反应更为即时、迅捷,此外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思政教育工作特性,并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造了条件。

与互联网特征相对应的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与之相互映衬的对应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平台与媒介力量相结合,具有了开放性特征。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思政教育平台在时空维度上具有无限的外延性,为多方面的信息收集、交汇和融合提供了有效渠道。同时,开放性的信息平台也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其二,思政教育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变得丰富而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多向的选择性和专门的针对性。教育过程中可以大量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先进的研究资源,包括一些案例性质的文字内容、视频内容和及时的新闻资讯内容,等等,这些思政教育资源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活力。其三,“互联网+”模式使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途径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思政教育以课堂授课为主要途径,授课效果和思政教育成果都不尽人意。“互联网+”为思政教育的工作途径开发创造了条件,之前单调、沉闷的满堂灌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的途径增添进具有时事性、关联性和趣味性的互动环节,形成良性而高效的教学气氛,使思政教育工作的对象乐于接受、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具有开创性的网络课堂,着重构建教学双方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是对传统的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利好之处

(一)信息容量大,丰富思政教育工作资源

常规的思政教育课都是以教材为载体,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始终未脱离教材,延伸和生发内容极为有限,教师可利用的思政教育资源很是匮乏。“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可以全网搜索需要的资料,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整合,使思政教学课的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增强课堂的新闻性、及时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域,打开思路,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形成良性的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对热点事件、新闻事件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论证,开启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走向,并利用在大学生中使用频度较高的网络热词、网络语言,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零距离的沟通桥梁,为思政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开创新局面。

(二)形式灵活,提高大学生参与学习兴趣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论是图片还是文字,或者音频、动画、视频都能给人以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的视角体验,使偏重于理论体系教学的思政课,以轻松、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传递着知识信息。并且,“互联网+”还为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可能性,例如网络课堂、网络作业,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知识讲析、作业验收,可以使思政教学不受外在条件影响而中断。同时,网络课件可以循环播放反复使用,对知识难点而言,提供反复学习和消化的机会。“互联网+”还可以利用APP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论坛、博客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形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沟通,并通过评论、回贴、点评等灵活快捷的互动交流形成有效的讨论氛围,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增强思政学习的兴趣。

(三)交互沟通,强化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互联网+”的思政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交互性影响下,自由的个性表达和开放性的思想言论,使得受教者从被动“灌输”的接受方式改变为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进而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主动分析、组织语言。这其实就是一个将书面知识转化内在认知和行为意识的过程,是深化和内化的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由于网络交流的隐蔽性,使得个人真实信息处于隐藏状态,也使面对面的交际场景虚拟为人机交流状态,一些性格内向、羞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够勇敢地发表个人观点,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使交流沟通具有更为可靠的真实性和内倾性,加大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率。

(四)应用互联网为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化提供实践路径

首先,“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为思政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间形成合力提供路径。在网络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只要配备网线和电脑,在家、在校、在不同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思政教育,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形式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知晓思政教育的重点,并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引导工作。社会政教部门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思政教育的相关资讯、前言性的思想理论,通过话题探讨、意见征集以及其他的主题性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大学生群体共同参与,为思政教育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学校在组织思政教育活动时,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主动与相应的社会团体联系,取得广泛的社會支持,实现思政教育从书本到实际应用的有效转化。

三、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渗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监管缺失,大学生思想意识约束力不强

互联网是一个包罗万象、各类信息兼容并蓄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仅传播有利于学习提高的资讯,也夹杂着低级趣味、资本主义腐蚀以及反动言论的信息。由于监管技术的滞后,网络平台的信息过滤功能并不完善,使得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增加接触非法传播内容的机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正处于一个逐渐成熟定形的阶段,那些不良资讯对大学生正在成形的思想意识形成冲击,为思政工作带来了困难。另外,由于网络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学生资讯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丰富而直接的网络资讯获取方式,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直观,在课堂交流互动中,由于获取相关信息的来源相似,教师与学生所掌握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甚至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同一层次的对话。这样一来,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处的权威性地位和引导性作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潜在的危机。

(二)教育环境缺失,大学生法治观念趋于淡漠

互联网目前所处的阶段正是信息爆炸而维管缺失的阶段,随着各种附加工具型产品的开发应用,QQ、微信、APP、陌陌等诸多网络社交平台与前期的微博、论坛、网站一起形成了强势的网络社交潮流。大学生是这个社交潮流的一个群体,除此之外,各行各业的各色人等都在这个平台中释放自我,这其中包括不怀好意的违法犯罪的团体和个人趁机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可乘之机。由于大学生没有深入到真实的社会生活,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对复杂环境的辨识力不够,再加上思政教育的网络环境并未真正形成,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犯罪团体的目标人群,或被利用或被发展,或造成法治观念淡漠或不惜以身犯险。

(三)思政导向缺失,大学生道德观念缺少坚守

大学生在网络世界是一个极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思想朝前、对新鲜事物保持着旺盛的兴趣,对未知世界充满探险精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正统思想外的异质文化、异质道德观更容易发生兴趣,在接触了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思政导向,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道德层面的动摇。此外,由于网络平台的个人信息和身份的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侥幸心理,从而放纵了对自己的约束、对道德观的自我修正,接触、传播不当言论、不当信息,或者沉迷于低级趣味,利用监管漏洞从事违背道德规范的活动。

(四)环境监管缺失,大学生学业学习缺少理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终端工具也呈现多样化、便携式的特点,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及更多智能集成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不仅改善现代生活的通讯条件,也为人们生活开启一个潘多拉魔盒。便携小巧的移动终端对接互联网后,具备与电子计算机大致等同的资讯浏览、游戏和社交功能,使大学生在行走、运动以及吃饭、睡觉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均可进行网络交流。在现实校园生活中,由于整体环境的影响,监管和引导的现实局限性,使得低头族、拇指族比比皆是,对电子产品无节制的依赖性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被弱化,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了学业计划,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学分都无法完成。

(五)教学理念缺失,导致师生关系处于冷漠

互联网开创人际交往的新模式,淡化传统人际交系面对面交流观念,网络交际的普及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交流,现实性的情感需求被忽视。表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上,由于网络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及时,部分教育观与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不相适应。大学生习惯于移动终端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语言前卫而释放;教师依旧按传统方式按步就班地生活、交际,对网络语言和网络事件缺少应有的关注和了解,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共有的生活体验、共同的交流话题,彼此间互相不理解,师生之间产生人为性的交际代沟,以致于关系冷漠、交流剧减,使教师无法了解和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这对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是极大的制约。

(六)教育队伍缺失,导致大学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单一

网络世界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高度集成、便捷智能的环境下,现有的网络环境基本实现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一机在手畅行世界”的生活方式。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交织及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共享,使得之前需要出门、通过当面沟通才能办理的事务、消费只需要动动手指便能完成。人与社会的关系简化为一根网线与网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主题还是形式都被网络生活所影响。表现在大学生身上,是极度地沉迷于个人世界、在网络世界中过度张扬和放纵、在现实生活的封闭和颓废,思维方式深受网媒影响,缺少应的逻辑性和批判精神,生活方式严重脱离了现实基础,耽于幻想和浮夸,缺少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心,精神空虚信仰缺失追求享受。

四、“互联网+”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网络教育监管

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互联网将是最重要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现有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如此,在拥有众多网络用户的微博平台,随着传统媒体的进驻,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均已开通微博账号,并保持较高的资讯更新率和网民互动率。此外,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官网平台均出现大量政府账号,他们致力于政府部门的思想政治建设,打造政府形象,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路径参考。高校应当积极开发网络技术打造富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形式多样的版面设计,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全面净化思政教育的网络环境,正面引领大学生的远大理想、健康的“三观”。

(二)以优质校园文化为基础,优化校园思政教育环境

从本质上说,互联网更接近于工具性质的媒介技术,它不能完全替代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思政教育。“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出发点,是为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弥补常规教学的缺陷,提高教育质量。基于此,思政教育工作还是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品位、高远的定位,大力发展集思想性及艺术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在高品质的文人环境里切身感受到正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学术交流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求新、求上进的热情,杜绝网络环境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侵蚀。

(三)以高品质校园网络为阵地,强化思政导向效果

高校应充分开发网络阵地,全面跟进网站建设和网络平台的开发,并通过科学的调研、规划对各平台进行各有侧重的分工。如微信公众号致力于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广和成果介绍、对经典政治理论思想的分享传播;校园官网平台侧重于主题建设,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点及其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挖掘,进行有针对性主题设计,并通过解析、讨论、互动的形式,在正确导向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博、博客平台以及时互动的方式,侧重资讯分享、正能量的信息分享,塑造大学生严肃、活泼、乐观、向上的品格;此外,还可以借助于论坛、留言板、群工具展开多种形式的专题讨论,内容可涵盖时政分析、时事探讨、社会问题讨论以及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层面,如情感咨询、招聘就业、兼职转让等信息推广,使思政教育以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延伸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

(四)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途径,加强网络环境监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武器。“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信仰引导,使他们掌握过硬的思想武器,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和抵制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关注道德和法治,可以结合近年来网络不良事件和犯罪事件的案例分析,解剖法律在网络环境中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建立起健康的道德观念,使他们在面对网络犯罪时可以借助法律捍卫自已的权益,在遭遇道德危机时,能自觉运用道德观念自律自爱自我约束。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校内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使内因和外因共同发力,为思政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五)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应致力于营建一个互相平等、彼此尊重的氛围。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除了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外,他们更喜欢互联网上自由、平等和释放的交际环境。所以,高校思政教学很有必要打破常规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创建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避免机械式的教学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意与时俱进,了解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和网络热门词汇、热点事件,结合思政教育的政治目的给予及时的导引,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同时,让他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里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强化思政教育的目的。

(六)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强化互联网应用能力,不仅要有熟练的系统操作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监管意识,充分了解网络环境,熟知网络语境,这样才能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导引。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反刍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再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放眼世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主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方式方法,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在学透、学精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同时,上升为意识领域的个人素养基础,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教育探索.2015(5).

[2]王暉慧、王晖瑜.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新闻战线.2015(6).

[3]郑承军、王芳、李秋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5).

[4]韩晓峰、张天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5]郑琼.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6]赵娜、蔡昊、杨婷婷.“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有效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16(5).

[7]朱宏霜.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新闻战线.2016(6).

[8]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8).

猜你喜欢

新机遇思政教育互联网+
干农业,这儿有致富新机遇
新通道,新机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抓住医改新机遇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希望老促会在新机遇下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