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攻破海龙屯的大门

2017-09-03文/叶

藏天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长垣娄山关播州

文/叶 辛

他们攻破海龙屯的大门

文/叶 辛

◎海龙屯之杀人崖

位居贵州遵义的海龙屯,起初是为抵御蒙古、保卫大宋王朝而生,它的主人播州杨氏,曾是中国西南辖境最大的土司之一,也是效忠中原王朝的“模范标兵”。然而到了明朝末年,杨氏土司却与朝廷发生了一场恶战,最终被灭于海龙屯上。

海龙屯废弃后,渐渐藏在深山人难识,曾经的古道也被丛生的荒草淹没。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被重新发现。1999年秋,海龙屯考古队尝试着对它进行发掘,2012年,正式的考古工作开始。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望四百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在此发生,一个不可一世的土司灰飞烟灭。著名作家叶辛写的这两则故事,再现了当年平播之战的明军将帅风。

——编者

刘綎巧夺娄山关

正是在征战之中,他和同样应召杀敌的杨应龙相识,颇有交情,还接受过杨应龙相赠的礼物,被人言及他接受杨应龙的“贿赂”,不该派他出征。

他亦借故推诿,明史曰“闻征播命,逗留,多设难以要朝廷”。他知道杨应龙据险而守的娄山难攻啊!说三道四反对他的人提出要弹劾他。

朝廷这才准许。

第一仗打的是楠木、山羊、简台三洞。

第二仗就是巧夺娄山关。那已是1600年的3月下旬,杨应龙在娄山关上设立木关,安下十二道排栅,又挖了深坑,置了路砦,可谓障碍重重。

这娄山关,是杨应龙唐朝时的先祖杨端率山西七族乡人平定南诏时,娄将军殿邦的儿子娄珊、梁将军宋理的儿子梁关共同守卫的边关,最早称娄山梁关,久而久之,大家顺口称作娄山关。这地方是巴蜀、秦晋进入播州的重要关口。

可惜的是,19年之后,这员猛将死在了和努尔哈赤对阵的战场上。

◎岁月把海龙屯打磨成斑驳的雕塑

◎后人对海龙屯的追记

李化龙指挥平播之战

李化龙不是贵州人,只因万历皇帝封他为平播之战的总指挥,又授他以尚方宝剑,他跑进贵州来打败了播州土司杨应龙,在提到海龙屯军事城堡时,今天遵义的考古学界、文化人都会说起他。

在他的家乡河南长垣,则是“小小长垣七尚书”之首,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人称明朝万历重臣。长垣乡人中,关于李化龙的故事有很多,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一回,在一次创作会上,我无意间提到了明末三大征,带领八路大军24万人打进贵州遵义来的李化龙,一位河南籍名作家顿时喜形于色,会后和我促膝交谈,讲了好些李化龙的轶事,并且深为我这个上海人也能讲出些李化龙的业绩欣喜。他说,在河南搞过一次“中州杰出人物百家”的评选活动,对李化龙的评语是:

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以国事为重,鞠躬尽瘁;又严于律己,不受贿赂,注重民间疾苦;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发展当时经济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可贵的。

这段话并不长,河南名作家能背诵下来,并且在我表示要记录时,他明确告之,基本一字不差,我猜他必定也参与了此项活动。他微微一笑曰:恬列评委。

不过,他还是坦率地承认,乡梓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李化龙,官又当得那么大,当地文人赞其有“掀天揭地功业,长江大河文章”,至今仍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像岳飞、文天祥那样被人们所铭记,甚至还不如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武松、程咬金那么出名。

◎海龙屯铜柱关

我觉得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便宽慰他:中国历史那么悠久弥长,灿如星辰的人物数不胜数,若要个个声名显赫,再过三五千年,那后人怎么数得过来。

他也随我大笑。

话是这么说,李化龙还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明史·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十六》录有“李化龙传”。传略中除了说他20岁中进士,40岁北定辽东,50岁开湘河、疏运河、避黄河三百里之险等于民有益的功绩之外,二千多的文字,有一半描绘的是他亲率八路大军,在重庆开誓师大会,分川师四路、黔师三路、他自个儿中军策应,,仅仅花了114天时间,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据险而守的海龙屯之战。并在战而胜之以后,将播州一分为二,置遵义、平越二府。

那传略的原文写道:“播自唐乾符中入杨氏,二十九世,八百余年。”(实际是725年)

我之所以较为详尽地写下李化龙这篇文字,是因为海龙屯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必定会引得世人关注,成为遵义除红色文化之外,又一游客争相上龙岩山的热门景点。在讲起杨氏土司的历史时,必然涉及李化龙这一人物,也给旅游词加上一点注脚。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责任编辑 肖凌霄

猜你喜欢

长垣娄山关播州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娄山关》
长垣市
推进“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长垣
娄山关花海
擂台小腰精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播州归来
解说娄山关
长垣驴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播州治域变迁及其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