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2017-09-03徐海玲张克香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支气管镜喷雾

徐海玲 张克香

·短篇论著·

改良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徐海玲 张克香

支气管镜检查; 改良麻醉; 利多卡因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内科疾病中诊断与治疗常见的操作项目之一,是肺部疾病检查及相关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1-3]。目前不仅在三级综合性大医院,而且在很多基层医院也己广泛开展。现今我国使用的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方法较多,其中以环甲膜穿刺法、雾化吸入法及鼻咽部喷雾麻醉最为常用[4-6]。环甲膜穿刺法,虽然效果较可靠,但患者创伤大、较痛苦,易引起创伤性出血,对后面的气管镜检查产生了恐惧感,且易造成咯血的误诊;有些患者因惧怕疼痛,不愿接受此项麻醉方法而失去了支气管镜检查的机会、甚至会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为了寻求更加安全可行又能减少患者痛苦的麻醉方法,借鉴其他医院经验,自2012年10月起,我科改进了术前麻醉方法,对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在鼻咽部喷雾麻醉的基础上,再用2%利多卡因咽喉部滴注麻醉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对180例患者进行了鼻咽部滴注法麻醉与环甲膜穿刺麻醉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就诊,且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18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08例,年龄在22~78岁之间;女性72例,年龄在35~72岁之间。其中肺占位性病变74例,咯血原因待查2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28例,肺不张19例,咳嗽原因待查21例,肺脓肿15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

二、研究方法

观察组先抽取2%的利多卡因20 ml(1 ml可喷30~40次)注入喷壶内,利用氧气为驱动装置,喷壶口对准患者鼻腔将2%利多卡因喷雾鼻腔内,喷雾时嘱患者吸气,观察3~5 min,若无过敏反应,瞩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张口发啊音,继续喷雾麻醉咽喉,间歇5 min后再喷雾1次,共3次,期间护士制作鼻腔滴药装置(简称鼻滴管):取5 ml注射器和7号静脉穿刺针各一只, 去除针头部分,留取的穿刺针注射软管长度为8~10 cm,将注射器和注射针软管连接,这样就制作成了一个长度、软硬度均合适的鼻滴管,向鼻滴管内抽取5 m 12%利多卡因插入鼻腔5 cm后嘱患者深吸气时滴药,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分别在气管-隆突-支气管等处追加2%利多卡因共6~8 ml,全部操作过程中2%利多卡因总量不超过300 mg(约15 ml)。对照组使用鼻咽部喷雾麻醉加环甲膜穿刺法,观察进镜过程、声门开放情况、患者配合程度等指标,并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法相比较。

三、麻醉效果评断标准

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进镜顺利,声门开放良好,面部观察无痛苦,无咳嗽、恶心;良:进镜尚顺利,声门开放良好,患者有不适感觉,有轻咳;可:声门开放不良,进镜尚顺利,患者有呛咳、恶心;差:进镜困难,声门闭合,患者表情痛苦,有憋气、紫绀、恶心,进镜后需要休息1~3 min症状才能缓解。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77例(85.6%),对照组优良59例,(67.9%),两组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讨 论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规诊疗手段,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县级医疗单位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局限于诊断病变,而且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治疗肺部及纵膈疾病中,如支气管结核的冷冻治疗、咯血的镜下止血等。但支气管镜做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影响深远,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常会感到不适和恐惧,对术后反应产生焦虑和担忧,致使一部分患者抗拒检查或不能很好配合,导致检查终止[7]。同时随着疾病谱的多样化、复杂化,接受检查的患者趋于老龄化,且这些患者往往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脏疾患,检查时的刺激,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术前麻醉方法及效果是影响支气管镜检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国内自支气管镜检查术开展以来,首先使用丁卡因作为表面麻醉用药,尽管麻醉效果良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在已被利多卡因所代替,该药有解除气管痉挛及止咳的功效,可减轻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咳嗽[8]。喷雾法、环甲膜穿刺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三种麻醉方案,环甲膜穿刺法简单准确,麻醉作用可靠,但这是一种创伤性麻醉,患者不宜接受,同时由于穿刺部位的针眼,难免有少量血液流入气管、支气管内,易对原发出血造成诊断困难。雾化麻醉对雾化吸入器质量要求高,使手术成本增加。为此,我们对传统的麻醉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发现改良后的麻醉方法不但在支气管镜检查中达到了与环甲膜穿刺法麻醉的同样效果,而且患者痛苦少、用药量少、创伤少、顾虑小、操作简单,避免了对咯血的误判、提高了活检与刷检等操作的成功率、确保了操作的顺利完成。另外该麻醉装置价格低廉、货源充足、为一次性器械,避免了交叉感染,减少了成本,在基层医院是一项安全有效、价廉物美的新型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 阳韬, 王剑, 严玉兰, 等.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支气管周围及肺门/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5): 539-541.

2 许文景, 朱湘平, 闵凌峰, 等.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纵膈病变的体会[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6): 661-662.

3 Cases Viedma E, Pérez Pallarés J, Martínez García MA, et al. A randomised study of midazolam for sedation in flexible bronchoscopy[J]. Arch Bronconeumol, 2010, 46(6): 302-309.

4 Campos JH. Update on tracheobronchial anatomy and 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oracic anesthesia[J].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9, 22(1): 4-10.

5 Sloan IA, McLeod ME. Evaluation of the jet injector in paediatric fibreoptic bronchoscopes[J]. Can Anaesth Soc J, 1985, 32(1): 79-81.

6 刘延菊, 郝美华, 曹文华, 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3种不同麻醉方法效果的比较[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7, 28(12): 980-981.

7 邱桂凤, 曾伟光, 范家珊. 改进含漱级气管内滴注麻醉法在纤支镜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5): 801-802.

8 陈琼, 王俊. 利多卡因与丁卡因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 5(5): 88.

(本文编辑:张大春)

徐海玲,张克香. 改良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3): -.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3.029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徐海玲,Email:xuhailing521@163.com

R563

B

2016-03-24)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支气管镜喷雾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还原喷雾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