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KWL阅读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7-09-01胡小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

胡小明

【摘 要】 KWL阅读策略是Ogle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它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前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和记忆信息,最后还有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评价。本文介绍了KWL阅读策略和KWL表格,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KWL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及应用KWL阅读策略后的思考与成效。

【关键词】KWL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技能,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1]。从听、说、读、写四项行为来看,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为是阅读。通过阅读能给学生带来乐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和实践的课题。在国外经常会使用KWL阅读策略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于是我尝试将KWL阅读策略应用于我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下面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例阐述如何运用KWL阅读策略进行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一、KWL阅读策略和KWL表格

KWL阅读策略是Ogle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其中K代表What I know? 用于引导学生获取对某个话题已有的知识。W代表 What I want to know? 用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想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L代表What I learned? 總结自己通过阅读学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尝试找到之前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2]。

KWL阅读策略的实施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前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和记忆信息,最后还有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评价。整个学习过程都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探索、交流和合作,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完成学习任务[3]。

二、KWL阅读策略在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可以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个环节。下面我以广东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Planting Trees 的More reading and writing 版块为例,谈谈KWL阅读策略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文本内容如下:

The Tree Planting Day

The Tree Planting Day in China is on March 12th every year. How did it start? Do you know?

The Tree planting Day started in the US in 1872. It was this mans idea. His name is J. Sterling Morton. He wanted people to plant a lot of trees and take care of them. Many people liked Mr. Mortons idea, so the first Tree Planting Day started on April 10th, 1872.

The first Tree Planting Day in China was on March 12th, 1979. People all over China planted a lot of trees on that day. They helped to make our country green and beautiful.

1.Pre-reading (K— What I know?)

这一阶段是阅读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创设情景,如出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关键词,让学生了解文本所涉及的话题,引导学生搜寻、回忆和再现与话题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交流讨论,并把内容梳理填写在表格“K” 栏里。

如本节课的话题是“Tree Planting Day”, 在单元故事里面已经接触过关于植树节的一些知识。在文本的开始有一幅关于植树的图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回顾已学的知识,我将这幅图片截取下来作为导入图片(图1),引导学生看图思考。

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有助于学生回忆的问题: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 What festival is it? / What are they doing?... 然后鼓励学生用单词、词组或句子把他们已知的知识罗列出来,可以是分小组讨论,然后再由不同的学生来汇报。这个汇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信息的过程。对于信息丰富的同学,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于信息量较少的同学,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等汇报完毕,教师就和学生把刚才想到和听到的内容梳理填写在表格中:

2.While-reading(W—What I want to know?)

While-reading是学生自己阅读的环节。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完成一些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关于这个话题,我还想知道什么?针对话题提出一些问题和猜测。可能学生一时不知道怎么提问题或提什么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文本的一些信息做出提示,或在“K”栏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追加提问。endprint

如:本节课的文本里还有另外两幅图(图2)(图3):

引导学生看图猜测图2中的人物是谁,学生提出:Whos that man? Who started the Tree Planting Day? 两个问题,根据图3学生提出:Why do people want to plant trees? 有了初步的引导,随后学生便打开了话匣,开始在小组激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应到每个小组里面巡视并引導学生选取与本次话题比较相关的问题填写在“W”栏里面。

当学生确定阅读目标后(即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的阅读动机就会加强,就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成为一名积极的阅读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阅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有眼看、脑想的时间和过程。让学生带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通读全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和新词,找到问题的答案。

3.Post-reading (L—What I learned?)

Post-reading是读后理解的检测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对“W”栏里的问题进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就文本中的一些生词、短语、句型进行适当分析讲解,或者对文本中某个信息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讨论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或感兴趣的内容记录到“L”栏里:

...

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未能在文本里面找到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进行一个扩展学习,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看课外书等方式找到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往表格增加新的信息和内容。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一些标记,用于区分不同的信息内容,或区分哪些是文本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应用KWL阅读策略的思考与成效

在刚开始实施KWL阅读策略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会用中文表达,但是要他们开口说英文就会变得鸦雀无声。我是这么认为,毕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词汇量真的有限,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允许他们用半中半英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不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等他们表述完后我再用正确的句子复述一遍,此时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听、去接受,不知不觉中也增加了一些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通过KWL阅读策略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了一种结构式的思考方式,学会针对学习内容制定目标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掌握了KWL阅读策略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对阅读材料做出一定并且正确的评价。学生不再认为阅读是一件难事,他们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主动的、快乐的、享受的。在这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还增强了对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等文化知识的积累。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水平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才可能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思考《小作家选刊》,2017年10期

[2]张凤娟.2010.KWL策略在非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整合运用[J].中国应用语言学,2010(4):77-86

[3]韦莉萍,陈瑜. 2012.KWL 策略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及启示[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39-42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提高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