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语音因素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9-01熊光月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摘 要】听、说、读、写,听在首位,若想学好一门语言,就需掌握好其听力。英语学习中英语听力极为重要,而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时的薄弱环节。据此,本项目以南阳市市区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探究非语音因素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和相应的策略。根据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出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的非语音因素,着重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心理因素、解答技巧等,从而找出帮助中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具体对策。本研究以期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能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教授中学生英语听力,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 影响因素 ; 非语音因素;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国与国的交流加深,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语言—英语,随着交流频次的加大更为重要。使用英语进行交际,首先就得听懂对方表达的内容,毕竟一个“聋子”是无法用有声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英语的要求标准更为严格,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也更加不容忽视。但是现今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培训不够,其重视程度也较低。使得学生听力低下,能看懂难度较大的英文文章,却听不懂简单的英文材料,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大多习成哑巴英语,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在英语听力分值不断上升的现状下,这些教学观念和方法同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也与当下大环境的形势不符。据此,我们需要关注影响中学生听力理解的各种因素,探寻有效的对策,以期帮助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

二、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非语音因素

(一) 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我们也在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纯粹的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在语言学界,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这样定义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于语言产生本质性的影响。[1:139]在听英语的过程中,想听懂内容,就需要了解由于文化不同所引起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差异。只有掌握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2:70]如果中学生不懂相关知识,会反应较慢,无法明白表达意图,有时还会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容易为其听力的理解造成诸多障碍,甚至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文化背景不同,相关的习惯、风俗、思维方式也会不同。例如,在中国,“你去哪儿?”这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语,并非必须作答,仅仅为了搭讪或是打招呼。但在英语国家,这句话却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忌讳和反感。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觉得你很不礼貌。还有the Watergate Event (水门事件),如果不知道这个著名的事件,就无法理解相关内容,更不用说其延伸出来的众多专有词汇。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他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如果不知道这一手法,[3:111]那么就无法理解诗歌的真正内涵,领略其优秀文化。中文里“狼来了”、“酸葡萄”等代表特定的内涵,而西方也有潘多拉的盒子——灾祸之源、达摩克利斯之剑——潜在的危险等一样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能否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是否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倘若中学生没有掌握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他们在听力的过程中必将有许多困惑,进而在交谈或做题中出错。因此教师在日常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也应该注重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二)心理因素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对其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正常听力水平的重要条件。在同一考场,即便两个考生水平一样,若心理素质不同,发挥程度就会不同,最终成绩也会大相径庭。因为在听力过程中,若我们心态放松,则思维更加开阔,将会更有利于大脑接收、了解和反应信息,从而也会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倘若心理素质较差,就会在听的过程中开始精神紧绷,情绪焦躁而压抑,此时容易思维僵化、思路堵塞,无法及时反应和理解听力内容,最终无法听清后面的信息,由一句没听懂演变为整段都无法掌握。只“听见”而非“听懂”,听力理解水平自然比较低,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英语考试之前,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帮助其大脑正常发挥,考出优秀成绩。

(三)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也会对听力理解造成一定影响,掌握一定的应试和听力技巧将会事半功倍,而若没有方法策略就盲目做题,则会事倍功半。做英语听力时,了解各类题型,掌握应试技巧,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在做题前快速阅读题目,分析和比较各选项的不同,猜测考察内容,做好听前预测;在做题即听语音时,着重关键点,比如时间、数字、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弄清所听材料类型、结构及主题,不必过分注重个别单词,以免影响全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因小失大;还要学会对整体内容适当加工,不偏废整体和细节,有整体概念。同时在日常交流中,也要“顾全大局”,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理解和梳理出整体意思,从而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

除此以外,个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性格特征等同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浓厚,其听力方面的吸引力也会加大,听力理解水平自然会逐渐提高。若学习者拥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品格,那么在学习英语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自暴自弃、轻易产生退缩之意。因此,针对个人的特性,引起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也有利于英语听力的学习。

三、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对策

根据以上非语音因素分析,若想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克服听力障碍,我们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将听力训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单词、做阅读、看文章的同时结合语音学习,会使英语听力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其次,要学会调节心理、培养听力技巧,克服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树立坚定信念,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心态平和,遇到困难不骄不躁;[4:61]同时学会和掌握相关的技巧,能够根据语境和上下文,运用想象、联想、推测等来弥补听的过程中某些词汇的损失,从而忘掉单词,记住意思,从而大大减少听力失误;还要善于运用现有资源,多听英语演讲、歌曲,多看英美剧等,以适应英语语言的输入,加大英语对听力的刺激,提高反应速度;最后,可参加英语角等相关英语活动,常用英语进行对话,以模拟英语环境进行学习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能通过这些策略完美克服听力过程中的障碍。

四、结语

由上可知,非语音因素在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注重语音因素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非语音因素。英语老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注重相关英语国家知识的讲解,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其开解和引导,同时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有效简明的方法策略等,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提升中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我们也应该在今后的学习中根据这些特性,有针对性的加大训练,施行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和综合实用能力,让英语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增强自己的个人实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四版中文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高素燕,孙杰.浅谈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基本因素及相应的对策[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68-70.

[3]董莉.中西隐喻的文化含義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9(05):109-112.

[4]陈燕.论非语言因素对大学英语听力的影响及提高英语听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60-61.

作者简介:

熊光月(1995~),女,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专业大三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