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

2017-09-01罗洁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生观德育思想

罗洁

【摘 要】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

德育进课堂是教学规律的要求,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教学规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

而当今的教育无限夸大了科学文化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人文思想的教育,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把及格率、优分率、升学率等作为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衡量一位老师能力的唯一准绳。这是片面的、也是可怕的。一个道德缺失的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那么即便他才高八斗,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相反可能危害更有胜于一般的人。把未来交与这样的群体,是令人担忧的,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

一、德育进课堂要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课堂上“智育”与“德育”在教学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知识的传递与德育的教育齐头并进,比翼齐飞。

(2)德育课堂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课堂上的学生的实际而进行,不能脱离教材,更不要喧宾夺主,出现跑题、离题的现象。让学生无所适从,感到茫然。

(3)无论是哪一科目的老师,都应该把课堂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不要认为那只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事,与我们无关,品德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洗涤学生的心灵,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老师在德育课堂中的作用

首先,作为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时刻不忘记灌输正确的思想,净化他们的灵魂,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其次,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可以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弘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众多的实践经历中体验人生。如文化节、英语沙龙、艺术节。定期选出班级之星,年级之星,不仅是学习星,还有文明礼貌星、热忱助人星、劳动星等。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尤其是成绩不好,有些自卑但是希望的到老师、家长肯定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自身的价值,来自外界的尊敬,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事,也要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请家长协同管理,积极沟通,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拓展德育课程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全的理想新人,其中,社会责任感,兴趣与好奇心,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个体主动发展的愿望与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以及迎接挑战的机智勇敢,顽强意志等,是学生驾驭未来和掌握自己命运的关键素质。所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更应该责无旁贷,积极、主动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生观德育思想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人生观(一)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