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高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问题

2017-09-01刘晓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高语文合作学习

刘晓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被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笔者也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合作学习已初见成效。本文将针对典型课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加有效的适合职高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职高语文;有效;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已被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认同,它的有效运用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大量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努力体现语文新课标精神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优等生是主角,他们的意见就主宰了整个小组的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习惯于在热闹的环境中做一个旁观者;少数优等生平时受到老师关照较多,小组学习后要以小组的共同成绩为评价基础,他们觉得接受不了,有一种失落感,表现出不愿意与他人共享学习成果;少数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都较差的双差生,他们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消极对待学习任务,在小组中成为不受欢迎的局外人;组长轮换制的实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但当组长的能力较弱时,不利于小组开展活动,小组的问题行为较多等确实值得深思。

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借助个人课题的研究,对新课标下职高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下面就围绕本人执教的一节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

笔者所在的高二美术班共有学生12人,人数少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在执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恰好课文内容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小故事组成,所以课堂采用了合作学习中主要形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这节课上提前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共三个小组进行学习。具体的要求是每组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能复述一个小故事,由各小组负责人分配学习任务。开始合作学习时我发现第一组的学习形式是所有成员一起对照译文理解文意,然后一起组织语言,最后选代表回答;第二组的分工是两人负责疏通字词,一人为复述打草稿,一人准备口述;第三组只有两人在忙碌,另两人在偷懒。根据评价的标准:第一,分工是否明确,第二,组长是否认真负责。从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一组的表现较突出,这一组的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交流、互评与展示,体现了全员合作学习的精神。第三组的表现不尽人意,组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既没有分工,也没有组织全体成员讨论,只是各顾各。本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复述故事情节,结果有两个组的代表将复述变成了译文,完全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只有一个组能勉强复述下来。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

通过上这节课,笔者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第一组中学生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合作不明显。第三组中个别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甚至不愿意加入到合作学习的队伍中来,更谈不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第二组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其实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我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率地完成小组任务。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也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培养小组长开始重新审视每一个环节,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策略调整,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灵活安排座位,确定小组长,正确进行分组。首先,课堂中的座位安排很重要。在课堂上一般以学生前后座位组合居多,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座位排列成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优等生和学困生搭配开,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小组正常活动。其次,确定各组的小组长(一般推举平时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或轮流担任的方式)是关键,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第三组的问题之一就是小组长没有发挥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使他们各自承担责任的作用,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既然是小组长就应该负责督促本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才算称职。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在语文课上,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围绕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长期训练下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3)选择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比如我在执教韩愈的《师说》(第一课时)时预设了三个学习目标,每个目标下都有具体的自学指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或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才选择学生分组讨论,而不是盲目地让学生为合作而合作。

(4)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既不能一味地夸奖优等生,也不能一味地贬低消极对待学习任务的学困生。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评整体、评个人,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在下次的合作学习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5)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是双向互动的,二者在性质上对立,但又密切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对两个确定的个体或群体而言,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不同的群体之间的竞争而言,群体之间的竞争能促进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又能增强群体之间的竞争。教学交往中就存在着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各类竞赛活动,比如小组之间的辩论赛、朗读课文比赛等语文活动都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又能体现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之间的竞争建立在小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6)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边讲解课文边让学生朗读,或让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或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

总之,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合作学习已初见成效。对于大多数不爱学语文的职高生来说,合作学习不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更是教学能力的提升。职高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我会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与学生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李如審,馬忠兴.合作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构建[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高语文合作学习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策略
新形势下对职高语文教学的探索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