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

2017-09-01周开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场管理建筑工程

周开均

【摘 要】在当今这个时代,建筑工程行业在迅速的发展。在建筑整个工程当中,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现场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异。由于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人员并没有掌握足够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的专业水平也不够,再加上政府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管,这就导致在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只有让施工的企业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才能够达到建筑工程对质量的要求,并且最大化的降低施工成本。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的一些施工技术,分析了如何完善对施工的现场管理。

【关键词】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系列现场管理活动以及各种复杂的技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规定,通过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合理运用现场管理方法,并且合理安排不同项目的时间,尽量做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控制基本造价等要求。这样才能实现一个安全有秩序的建筑施工现场,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简单介绍

1.1地基处理技术

所谓地基就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地基,建筑物才能牢固。所以地基的建设理所当然就成了建筑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地区辽阔,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软土地的地基建设问题很重要,所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软土地的地基建设技术。第一步,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先对施工地区的土壤条件作出分析调查,当确定是软土地地基之后,就可以选择适合该地区土壤及环境条件的处理技术,进行下一步的地基建设。施工中的处理技术包括:换填垫层方法、强夯法还有挤密砂桩法等等。利用这些基础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软土地地基建设中存在的变形现象,从而有利于建筑施工的地基建设。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钢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又是不可或缺。在使用钢筋施工技術的时候,首先应当保证所用的钢筋材料质量合格,严格检查进入施工场地的钢筋的质量、硬度、材质以及柔韧度是否合格。只有确定其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钢筋材料,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将钢筋更换。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抗压强度是判断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理论上说,混凝土的用水和水泥的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成正比的。即在水灰比例相等的时候,高标号的水泥配置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就高,低标号的水泥比配置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低。由此可见,在施工中一定要正确使用水泥标号。另外一个方面,水灰比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水灰比例的提高而提高。现在有很多建筑施工中通过保持水灰比不变,一直增加水泥的用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这样只能提高混净土的和易性,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程度加大,却不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由此可见,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决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控制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就必须先控制好水泥比和水灰比这两个比例。还应该注意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建筑施工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其实就是说要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客观上说,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离散性,但是如果通过科学的管理将其严格控制,就会达到一个最小值。所以,反应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离不开混凝土的标准差,标准差越低就说该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越高。也就是说,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标准差的控制。

1.4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运用在浴室、洗手间及厨房这些地方,在下面两个方面有具体体现,一是选择材料:浴室、洗手间和厨房是整个建筑中用水量极大地部分,所以就应该选择一些防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建筑施工,比如选择防水性能好的水道管、水龙头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应该合理选择建筑防水卷材,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即将使用的施工卷材进行分析,将达到标准的卷材运用到施工中;二是对特殊部分的处理:比如房顶、墙角、拐角等部位都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尤其注意对这些部位做好防水措施,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2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2.1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制度

首先要建立现场管理技术的会审制度,第一认真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要求,如果图纸和理论出现了矛盾,能够做到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这样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的有效进行。企业可以随时参加施工方案的讨论和施工图纸的设计,这样能够使得在建筑施工中每个环节的实施者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及时进行讨论,以至于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矛盾。另外,要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建立一个合理的材料检验制度,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建立施工技术的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内容的准确性,反应建筑工程中的现实情况,为将来的建筑改造等环节奠定好基础。

2.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指的是整个建筑施工中的管理者,建筑企业应该组织定期的能力培训,以提高管理者对于整个建筑工程中现场的管理能力以及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管理人员有了良好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才能,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准确进行,不会因为不必要的原因耽误施工的进度。

2.3加强监督管理

很多大型的建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会牵扯到很多人力物力,所以一定要就严格监督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监督、施工人员的监督以及管理人员的监督,对于有违规现象的人员或者是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只有做好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进行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3结语

现在市场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及对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加强技术的引导功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体系,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经济成本,为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晓寅.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工程经济,2015(1):13-17

[2]陈爱平.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3(8):84

[3]刘艳平.探析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0,No.297(6S):21

[4]田红霞.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2,38(7):243-244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场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技巧探讨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现场施工管理
哈尔滨车展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浅探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