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政治课堂上提问技巧的浅析

2017-09-01何志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提问技巧中职学校

何志能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在政治课堂上,灵活运用科学的提问技巧,使本身枯燥乏味政治课变得五彩纷呈。然而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注重提问技巧的运用,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人通过对提问技巧的探究,总结出提问技巧的存在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政治课堂;提问技巧

一、中职学校政治课堂上提问技巧的存在问题

(一)对教材分析不足

政治课理论性强,观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要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相关观点,需要教师耐心和灵活的教导。科学的提问技巧,对活跃课堂气氛、传授知识起着重要作用。要形成科学的提问技巧,必须进行教情分析。所谓教情就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切的分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存在教情分析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师年复一年的教学,自认为对教材很熟悉,没有过多的钻研教学大纲,加上没有升学压力,在上课的时候照搬照套以往的教案和教学套路。殊不知,社会在变,教学内容也在变,很多知识点在细微处发生了改变,而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加不理想了,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文化素质就相对不高,知识底蕴也相对不足,学习动力不强,学生对教材不熟悉,更不会很仔细的去钻研教材了。在师生都不甚重視教材的情况下,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就有点空泛,没什么实质意义。

(二)对学生分析不足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而且整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提问如果有深度,学生就很难回答出来。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讲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时候,提问学生:MC(Q)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比较大,学生很难回答,有些学生甚至都不知道MC(Q)是什么,更不用谈它的变化规律了。如果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也没有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所以提问都偏向于提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只是过场式,没能充分发挥提问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

(三)对社会实际情况分析不足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会出现很多新问题新现象,而部分教师故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知识点比较滞后和狭窄。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讲解到: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提问学生:如何发扬青少年见义勇为而牺牲生命这一高尚品德?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很明显和时代脱节了,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除了“见义勇为”条款。这些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转变,凸显的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在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同时,应该加强教育,让未成年人逐渐学会向“见义智为”转变。所以,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相对陈旧,脱离了社会的实际情况,没有很好的和时代结合在一起,使所提的问题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陷入困境,学生也不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走,一来二去,整个课堂就比较沉闷,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缺乏动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缺乏灵活的提问技巧

在政治课堂上,部分教师不是很重视提问的技巧,甚至提问时存在不妥当的做法,主要表现为:老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不知道课中的重难点,所提问题没能问在点子上,不知道如何强化重点,分散难点,这样提问没起到好的效果;另外,当学生在课堂开小差时,教师突然向他发问,让学生不知所措,以此来训斥学生,这样做只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一种情况,教师用同一个问题,对班上所有的学生提问,让成绩好的同学听了,觉得问题太简单,差生听了无从回答,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以上的情况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灵活的提问技巧,没能充分发挥提问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

二、中职学校政治课堂上提问技巧的改进方法

(一)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科学提问

教师提问时,必须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并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向上的拓展。同时,教师也必须对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设计的问题应该精心选择,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对课堂提问的题目进行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发挥提问这一课堂手段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二)结合学生实际,精准提问

教师在设计提问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不要提出不切实际或过于深刻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简单的、直问直答式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贮备,在遵循认知规律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适中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自己的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加以综述;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问题主要是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分析解决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其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三)联系社会现实,切入时代热点提问

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观点与社会联系密切,这就要求课堂情境能够贴近生活,从课堂效果看,通过直面热点,一改从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沉闷、枯燥、教师唱独角戏的低效率状态,课堂活跃度和学生参与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们能够积极在课堂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课堂上互相交流各自关注的重点,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应该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教师的提问就应该以社会热点作为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例如,可采用教师提,学生答;学生提,教师答;学生提,学生答;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概括性要强,答案涉及面要多种多样。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定国.思想政治探究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思想政治课教学.

[2]李苍彬.善用校园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167-187.

[3]胡东芳.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成武.现代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中职学校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德育工作浅谈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