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

2017-09-01王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写作教学初中英语

王英

【摘 要】英语写作是教学输出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将“支架式教学”充分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帮助其完成写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写作教学;初中英语

一、前言

1.“支架式教学”理论内涵

“支架”“(Scaffolding)原意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最近发展区指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与在成人的帮助下即将取得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支架式教学”与英语写作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而英语写作是综合语用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词汇、语法等知识欠缺,加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致使许多学生无法很贴切地写出心中所想,从而无法有效地完成英语写作,部分学生甚至对英语写作抱有畏难情绪。

“支架式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将“支架式教学”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便于教师借助“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并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支架式教学”的一般模式

“支架式教学”一般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

(1)搭建支架。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分析学情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基于概念框架,教师将学生引导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为其提供必要的工具。

(3)独立探索。教师应给予学生目标、策略、方向和概念上的支持。随着探索的深入,教师可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教师可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信息双向和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弥补教学内容上的不足。

(5)效果评价。及时而又有效的评价、反馈是教学必不可缺的环节。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

三、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以2016年陕西省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结合“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浅谈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

1.搭建支架

在本案例中,笔者从词汇句型、文体结构着手构建概念框架。

(1)搭建词汇句型支架。在带领学生细读书面表达之后,教师发问:Can you give some useful vocabularies, phrases or structures for the writing?激发头脑风暴,学生列举了诸多有用信息如:invite sb. to do sth., would you like to do, will/ be going to do, learn from sb, cant wait to do等。此外,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应尽量使用形容词、副词,及其同义词或反义词,尽量避免同一句子结构的多次重复使用。

(2)搭建文体结构支架。笔者从行文结构出发,提出了五个“W”,所列问题如下:①When will you set off ?②Where will you go?③Who will go there?④What will you do?⑤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ip? 以上问题涉及写作的主要内容,笔者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文体结构的概念框架。随后,教师发问:How many paragraphs should there be? 引導学生思考行文布局。

2.进入情境及独立探索

基于概念框架,笔者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习作。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修改,着重检查单词拼写(包括大小写、单复数等)句子结构(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词性等)及标点符号等。

3.协作学习

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展开交流和互评。在交流时,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吸取他人习作中的长处,并对自己的习作加以补充和完善。在协作学习中,教师不宜过多参与指导,而是鼓励组员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随后,教师可用投影仪展示部分修改得比较好的习作。

4.效果评价

及时而又有效的评价、反馈,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对于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可进行面批。同时,教师也需要肯定习作中的“亮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除面批外,教师也可对典型错误进行集体纠错。此外,教师还可展示习作中的佳句,既可使其作者获得成就感并达到鼓励的效果,又可使其它学生从中借鉴学习。

四、结语

在“支架式教学”设计中,教师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架的搭建要适度,忌过多过细。此外,应明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宜过多介入学生学习。虽然笔者已有意识地将“支架式教学”渗透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设计、方式方法等方面仍需要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37.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写作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