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精神康復服務 路途仍漫長

2017-08-30

澳门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區治療建議

眾所周知,精神病患者帶來各類社會隱患,患者自殺或者傷害、襲擊他人的事件時有發生,那麼,應如何做好預防機制?未來如何繼續完善精神病康復政策?

蘇景揚提議,若對公衆推廣精神病相關知識足夠的話,整個社會氛圍會讓康復者心情愉悅,對於患者而言,良好的居住環境有利於其快速康復,現實中患者在社區中往往會被歧視和孤立,社區治療機構首先會前去與患者的鄰居溝通,若無改善,則會盡力協助患者更換居住地方。

按照利民會的統計來看,近年的精神病發病年齡平均40歲左右,實際上公眾對此經常有誤解,認爲精神病越早發病越好,並不然,發病年齡越晚的,患者經歷過工作、有固定的人際圈等,自理能力就越強。如今出現了不少年輕的精神病患者,十八、二一歲的都有,這時期發病的,自理能力就差些,社會各界需警惕:如何及早預防、及早介入,進行心理治療成為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應留意到精神病年輕化的趨勢特點,如濫用藥物,導致人體腦細胞受損,此類患者難以康復,個人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青少年精神科獨立出來,有針對性治療和關注。

陳泳芝提出三個建議。一是精神病患者易受到環境影響,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自我診斷的教育,讓他們意識到什麼情況下需要求助,減低疾病復發的風險。

二是呼籲社會各界警惕精神病患者被“污名化”及“標籤化”的問題,尤其是媒體對精神病患者的報導中,雖極少出現言語和立場上的歧視,但是客觀傳播效果還是以負面形象為主,極易造成對精神病患者的二次傷害,希望媒體在報導時應該多從提供正向幫助出發,鼓勵群眾正確面對身邊的精神病患者,積極為他們提供各種幫助,甚至幫助他們康復,走向正常人的生活。

三是若政府未來有心推廣全民心理健康普查是最好不過的。其實居民身體健康並不是真正的健康,要同時精神健康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這是因爲人的身體需要得到照顧,但精神得到照顧同樣重要。

羅耀祖指出,本澳大約每一至兩年發生一宗由精神病患者實施暴力而引起的傷人或殺人事件,而近年發生於鄰近地區的一些精神病患者重大暴力傷亡事故,都是缺乏妥善的跟進工作而導致。試想想,有各方支援的康復者在社區生活,和害怕精神病院、逃避治療、潛藏在社區的病患者,哪一個對居民生命安全較有保障?

在過往,對於精神病康復者在社區復康模式,一般市民都不願接受,但也不至於強烈反對,隨著社會上對精神病宣傳工作的普及,社區普遍不再拒絕精神病康復者。康復者重返社區,在有家人照顧,有鄰里體諒的環境下,亦有醫療、復康機構、社工、病友、家屬團體的朋輩支援等跟進,康復情況一般較為理想。

此外,康復者在社區裡生活,無疑對他們的家人構成不小的精神壓力和照顧上的時間負累,建議政府應從多方面給予照顧家屬適切支援。

鍾淑貞分析稱,精神康復服務分為情緒病和精神病,情緒病主要是焦慮、抑鬱等因素,處理不好就會愈來愈嚴重,無論哪一種病,大家都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他們,為他們提供能在社區生存的環境,大多數病人是可以在社區裏面康復的,並不會對社區居民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其次,未來也應該組建上門支援的家庭援助隊伍,去協助患者度過難關。

精神康復者大多會封閉自己,減少自己與外界的接觸,那些傷人以及傷害自己的情況,通常都是發生在不穩定的階段,為求自我保護才會做出的行為,其實精神康復者並不是像新聞裡報導的那麼可怕,當然,也再一次證明宣傳教育的重要性。

最後,希望社會各界能更加接納精神病康復者,以一個開放的心去包容這些康復者,給予時間,要知道,人生總是起起落落,不是每個人都能妥善的處理好自己的精神問題,不可否認,精神康復服務在澳門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希望在各界努力之下,未來能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可供精神康復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猜你喜欢

社區治療建議
建议信写作
二项式定理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彩色笔动起来
跟踪导练(6)
建议
社区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