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面孔,新變革

2017-08-30明遠

澳门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品質競爭調查

明遠

第六屆澳門立法會選舉已經起跑,相對於往屆幾乎同組別數、間選席位的等額競爭,我們注意到,本屆澳門立法會的直選和間選席位都呈現出了更多的競爭性因素,有不少新面孔出現,特別是首次參選的新面孔與代表青年人的新生團體。當這些“新生”出現時,社會往往多會投以關注的目光,對於尋求連任的自身議員而言,自然要面對到新的對手乃至新的選戰策略,但在一個民主社會中這些都屬於比較常態的現象,因為每一次選舉都意味著新老更替,而選舉實踐的深入也必然會引出更多的競爭力量,同時澳門立法會選舉特有的選舉公式也一直在發揮著鼓勵選舉力量多元化的功能。不同勢力的團體掌握住固定的票源,就可以計算出進入立法會的機率,因此有新團體願意嘗試衝刺一席,也有傳統團體拆分團隊,以新策略進軍立會,謀求更多的席位。

從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報名激烈的情況來看,個人認為值得觀察的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選舉管理品質的提升程度。選舉過程的誠實、公開、公平、自由、平等和普遍性原則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選舉的公認原則,也是一些選舉觀察機構評估選舉品質的基本要點。我們注意到,為了提升選舉管理的品質,澳門立法會在今年初修訂了選舉法律,在選舉財政、競選過程和選舉調查等方面補充了完善了選舉規則。長遠而言,這些規則的修訂和完善都有利於選舉管理品質的提升,但是在今年的選舉過程中會在多大程度上提高選舉品質,需要通過一系列的選舉觀察活動,並結合相關數據的出爐之後,才能得出初步的結論。畢竟選戰過程最後落幕的那一刻,才能觀察到本屆的選風與品質是否真正得到淨化。

二是外來因素的影響。在先前的立法會選舉中,儘管有一些境外組織在澳門從事選前和選後調查,但是從來沒有一家調查機構公開聲稱要通過選舉調查來影響選舉。但是,香港學者戴耀廷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公開聲稱,要通過他的“雷動計畫”來“雷動”澳門的立法會選舉。到目前為止,關於他的這項行動是否已經正式啟動以及如何運作的消息都缺少公開報導。有關各方是如何在應對這一計劃的方案也未見公開消息。不過,這一計劃是否和如何影響澳門的立法會選舉,仍然是一直值得觀察的現象。香港模式對澳門選戰的影響為何,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中,情勢將逐漸明朗,今次澳門選舉在港、臺地區動員的現象可能發生,屆時外部因素的影響持續增強,對於最後選情的影響就難以定論。

三是選民的投票模式。一般而言,從選舉次數的累積中可以逐漸發現一些國家或地區的選民的基本投票模式。但是,在澳門的選舉研究中,先前的觀察比較重視的各大陣營獲得席位和選票的基本情況,側重於從政治上計算各種政治力量的選舉得失,而不太重視選民的投票行為研究。這一方面是因為與此相關的公開數據的缺失,另一方面也與澳門特殊的選舉生態有關。如果要從理論上總結和提煉出澳門立法會選舉的核心特徵,對選民投票模式的觀察就極其不可缺少。而如何在公開調查資料相對不足的背景之下回答這一問題,顯然還需要研究者們下大功夫去思考和探索選民的投票模式,特別是影響選民投票行為、議員的具體關聯因素等,從而能夠對澳門不同族群、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選民的投票模式與傾向都能做出較為清晰的判斷與評析。

四是制度之間的匹配模式。近年來澳門社會對於澳門選舉制度及立法會與政府之間的關係(議行關係)已經有不少討論,主流的觀點較為傾向於提升選舉競爭的程度和強化立法會的監督職能。在比較政治制度的研究們近年來提出的各種理論模式中,相對一致的結論有兩點:一是政治體系整體上向能夠形成向心力,能夠將社會需要通過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吸收進政治體系並通過共識性的規則加以整合;二是要在選舉制度、議會制度和行政制度之間要實現有機的匹配。

基於這些認識,以今年的立法會選舉觀察為契機,在比較歷屆選舉結果及議員履職的相關數據之後,或許可以為整體上思考澳門政治體系的效能提供了些新的參考資料。

猜你喜欢

品質競爭調查
“常州三杰”的品质风范与时代启示
艾拉的任务
调查溪谷
企業投資經營系列談同業競爭問題全面解析
美國的企圖是想「剪中國羊毛」
2017年1—3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关于如何更好的普及少年儿童刊物问题的研究
劍指電商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