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消费扩大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7-08-30李红欣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常态

李红欣

内容摘要: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关系越来越紧密,对此,只有消费扩大升级和经济增长二者齐头并进,才可以有效解决需求不足和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从而保障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本文分析了消费扩大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文章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我国经济增长 新常态 消费扩大升级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

关于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较长的一个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的人均产出(或者是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在不断持续增加的状态。分析当前经济增长现状,能够根据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认识了解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同时也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标志。近年来,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已不再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

同时,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对于一些富裕的中产家庭,消费对象已经开始从高档产品转向更平价的产品,而对于普通收入水平的家庭,也会刻意减少在基本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导致内需消费后劲不足。而根据凯度(Kantar)的消费者指数进行分析,目前我国50大零售商均在2016年年初表现出销售下滑的迹象,下滑比例达到6%,其中如面条、清洁剂等日常商品,其销售额较2015年年底仅仅增长1.8%。这表明,目前我国消费者在面对廉价日常用品方面,也是在控制消费,消费疲软已成为事实,消费对国家经济的支撑力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有关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也要相应予以改善,使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目前我国亟待扩大消费,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消费升级,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

消费扩大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消费需求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提升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6年4月-9月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水平变化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扩大消费,将资金用在生活必需品上,同时也会将多余资金用在中端、高端消费品上,从需求端促进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最终使我国经济得到增长。可见,消费扩大升级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消费扩大升级可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并助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濟增长可以促进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性消费与生产性消费的支出,使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6年4月-9月期间消费者消费指数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市场发展速度,一方面促进居民在高档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消费,另一方面增加居民在医疗、教育以及通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从消费层面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滞后的影响因素

第一,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滞后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亟待解决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需不足,消费者消费能力较低,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其实际生活中购买产品的消费意愿不足。同时,由于城乡收入分配政策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使得农村消费滞后,这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此外,我国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政府部门虽然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但并不能真正转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仍持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消费理念,表现为“抑制消费、增加储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在2010年到2014年9月期间,城乡消费者消费水平如表3所示。在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中,采用高投资、低收入分配政策,导致居民长期处于低消费水平,因此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消费需求。受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预期不明确,因此为备将来不时之需,消费者刻意减少少支出、增加储蓄,导致我国消费扩大升级陷入瓶颈。同时,在政府主导的消费扩大升级中,也并未制定出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波动的策略,使得消费者无法有效应对经济波动,出现了“在商品低价时买入大量货物囤积造成支出浪费;而在商品高价购买人群减少时商品无法在市场中流通造成商品闲置”的局面,使得“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问题日渐突出,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滞缓,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第三,消费模式落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消费扩大升级能够使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市场上能够供居民消费的各种消费品品质没有明显提升,居民对文化产品消费、高档产品消费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提升,这使得居民消费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模式较为落后,多数居民还是处于低收入、低消费的模式中,居民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模式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根本性变化。如居民习惯于在面对廉价商品时会毫不犹豫做出消费决策,有时遇到打折商品或是在节假日商品促销时,还有冲动购物,然则这样的消费模式依然不能有效带动国家经济增长,反而导致国内小商品经济波动,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同时,在我国,商家多采用促销手段吸引广大消费者,以购买产品送赠品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虽然商家销售的主要商品符合国家生态环保标准,商品采用的也是无污染的、可二次回收利用的包装纸,然而送给消费者的赠品,却并不符合环保标准,并且赠品的生产成本也没有降到合理范围,多是过季的、没有市场的商品,造成商品浪费。从中可以看出,在销售商品时,仅重视商品营销鼓励居民消费的模块,而忽视对商品生产环节的生态节约控制,导致商品在生产中存在着材料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不仅抬高商品生产成本,也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四,商品以及相关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我国消费市场上,中低档的商品占据着主要份额,而高档商品的数量则相对较少,相较于国际市场的商品在质量上也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这些不足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目前,我国部分消费市场提供的商品品种、结构较为单一,在商品工艺、质量以及技术含量方面也存在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利于我国消费的扩大升级。同时,在我国消费市场上,不仅商品分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高档商品欠缺,而且在商品品质以及服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假冒伪劣、消费欺诈、三无产品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制约经济增长。

通过消费扩大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以扩大消费内需。国家应运用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手段,积极拓展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消费扩大升级,刺激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商品投资率,提高消费率,达到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同时最大限度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商品价格调控,即在市场中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时,可以调控价格,使其保持平稳水平,使低收入居民也可以享受消费服务,避免因商品价格提升而导致商品滞销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使社会居民的收入水平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同时引导居民在自身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消费,避免出现社会居民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大环境稳定。此外,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与调控消费品市场,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居民民生服务平台,促进国内消费扩大升级。

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增加居民消费的有效需求。实施普通居民工资制度改革,提高我国政府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消除工资制度中现存的实物补贴形式,运用货币化分配实施经济补贴,促进居民消费。国家还应通过完善城乡收入分配制度,使优惠政策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倾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农产品补贴,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农村居民能够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消费,使其对消费产生新的需求,提升这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此外,还可以增加我国消费品市场中的产品品種,在设计消费品中,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心理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考虑,设计出好的、优质的消费品供应市场,以多种多样的优质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消费。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市场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杜绝市场中出现哄抬物价、价格与标签不符以及强买强卖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加大对消费市场的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到侵害。

提高城乡地区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实现消费扩大升级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有效缩小城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缩小城乡消费者的消费差距,要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资源配置,扩大农村的消费市场,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还要引导企业向农村拓展产业经营,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以推进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农业经济得到振兴,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此外,还要增加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正确引导低收入群体消费。

加快转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消费的扩大升级中,应该转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者能够从传统的按需消费转化为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从传统的日常所需消费转化为文化娱乐消费,使居民能够适应现代化的超前消费观念,充分发挥居民的消费潜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状况。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及时更新相关消费政策,重视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创新,深度挖掘消费资源,把握我国人口消费优势,刺激居民消费潜力的发挥,最终实现消费扩大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内部分拥有稳定收入的居民进行提前消费,同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极推广高档、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的信贷消费形式,改变我国消费信贷落后局面。

参考文献:

1.程莉,滕祥河.人口城镇化质量、消费扩大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6(7)

2.何凡.消费金融与商贸流通互动相关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3.周韬.基于空间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4.陈瑞光,戴伟星,黄怀槐.广东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调研世界, 2012(5)

5.居凌云, 韩志明.消费者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镇江为例[J].价值工程,2015(3)

6.高彦.河北省消费者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河北企业,2014(8)

7.薛靖峰,张春梅.青岛市消费者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风,2016(13)

8.雷斐.“新常态”下我国消费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17(2)

9.祁京梅.正确处理反对浪费和扩大消费的关系[J].财经界,2013(4)

猜你喜欢

新常态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常态”(纵横)
美国人口中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社会定力弥足珍贵(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