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下的Scratch教学模式

2017-08-24任祝缘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编程创新

任祝缘

[摘 要]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通过计算机课程演变而来的,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程序设计教学。随着网络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程序设计的要求已经普遍淡化,更多的是追求技能训练。但是在计算机逐渐得到普及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学生不上信息技术课程都能对信息技术得到有效掌握,进而学会信息软件的使用。目前国家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恰当地应用Scratch技术进行编程教学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我从一个新的视角入手从而进行深入了解,深入学习到Scratch技术应用于教学时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引起教学者对于Scratch技术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视。我希望可以给国内的教学者提供一种借鉴,推动Scratch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Scratch;编程;创新;创造性

一、理论依据

1.支架式教学理念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由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根据支架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转化为若干个层层递进的需要学生探究的小任务。学生在教师搭建脚手架的框架下,并在教师帮助和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消除这种“最邻近发展区”的差异,直至最后“脚手架”完全拆除,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2.探究式教学理念

Scratch编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与探究式教学强调参与和体验、过程和方法、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实践的本质相吻合。因此,有必要把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到Scratch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意义。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不仅要熟练运用软件,还要能自己设计程序。在行为与创新上,老师则需要多鼓励学生创新,在任务模式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完成过程中,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设计意图。作为老师应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设计意图。在过程与方法中,则尤为重要,老师则需要对教材和教学方法十分熟悉,知道合理运用符合本课和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老师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对程序的主观描述、对设计要求的分块分析等环节,了解本课的难点和重点,用独具一格创新的先进策略进行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

三、教学流程

1.定向:创设情境与明确目标

学生和老师在课上一起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一学期的学习的方向。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出本学习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好情景,通过这些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已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1)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创设情境。

②明确目标。

(2)在整个定向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是:

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②发现性学习。

2.探究:体验、修改与创作

这是根据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相互探讨研究,集体或师生交流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感悟,通过获取知识来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们自己产生“质疑”,激励学生们超越现在的自己,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在探究的环节中,教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主导地位。

②给学生们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逐渐变低,学生们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通过学生们的个人探究,小组学习,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对问题的态度不断的改变,从开始的畏惧问题到后来的期望问题,让学生们的学习心态做出了新的改变。

3.评价:共享与交流

⑴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积极,应当适度的鼓励。

②分层次评价。

4.消化:反思与内化

在消化的环节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该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互相转变,师生共同确定自己的教育和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使得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的能被学生所接收,而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归纳后,思维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不停创新,从而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⑴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多种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

②用不同的脚本实现同样的功能。

③完成同一任务产生不同的结果。

④在组织Scratch合作学习前,教师应根据主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组讨论形式。

A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有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

B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在相互讨论和启发中,会碰撞出很多的思维火花,在相互补充和影响中,他们的思考会更加全面、深入。

C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差异性问题。

5.效果评价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念,作品或者任务的完成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超越作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效果评价是本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效果评价内容包括:

①自主学习能力。

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⑵在效果评价环节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①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交流游戏的设计思路,并演示自己设计的游戏。

②利用MOODLE平臺中互动评价功能,根据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要求设计评价策略,实现自我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从而使“支架”的作用随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

猜你喜欢

创造性编程创新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编程,是一种态度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