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

2017-08-24王英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大学生

王英

[摘 要]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走向了创业这条道路。文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测量

在本次研究中,各种测量变量的量表都是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界公认的量表,从而保证了测量的良好信效度。整个测量中包含大学创业环境、社交网络支持、创业自我效能、人格特质等几个变量,测试中,均采用五点量表计分。

1.大学创业环境测量。文章所用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测量表来自于国外核心期刊,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本文对测量表进行了翻译,并结合中国国情对测量表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本文根据国外权威的核心期刊设计了五个大学创业环境测量问题:(1)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是否足够多,都有哪些课程,是否开设有管理类的课程(2)高校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科技园区,高校能否为学术提供相应的创业基金。(3)高校是否开设创业指导培训课程,是否定期为大学生们举办创业培训讲座。(4)高校是否积极的举办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并给予足够的重视。(5)高校是否有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计划或者政策出台。

2.社交网络支持的测量。社交网络支持的测量方面笔者以国外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测量表做参考,制定出以下6个测量问题:(1)学生的家人或者朋友是否有创业的人员,他们多是属于什么样的创业项目。(2)家人、朋友等的创业事迹是否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3)如果自己选择大学毕业创业,家人、朋友是否能在资金和创业渠道上为自己提供一定的支持。(4)学生自己能否单单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开展创业计划。(5)大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社会关系网络帮助自己实现创业梦想。(6)大学生是否能够从家人、朋友等方面获得足够的创业信息资源。

3.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在创业自我效能方面,笔者采用了国外核心期刊有关方面的测量表并参考了国内学者汤明和台怡关于创业效能的量表,设计出了五维度的创业自我效能测量表,该表分为五个测量维度:(1)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测量:大学生是否对自己创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够成功的走向市场充满信心,能够及时的发现新的创意如果实施能够得到的收益。能否根据外界的环境条件来有效的识别出难得的机遇和创业过程中潜在的问题。(2)创新效能测量:大学生是否拥有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经常性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是否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对许多未知事件充满好奇心。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并灵活的采用恰当的策略来解决问题。(3)风险承担效能测量:大学生是否能够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持续正常工作。能否正确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失败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大学生是否能够经常承受自己在工作中遭受的失败和损失。

4.人格特质的测量。人格特质的测量包括有三个方面:(1)主动性人格的测量:自己是否为了达到目的以不同的途径进行探索。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常常主动出击寻找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兴奋。当遇到自己讨厌的事情时候会去努力改变。当自己坚信某事的时候就会拼尽一切力量去实现。习惯于推动变革,改变现有情况下的不足之处。(2)成就需求:不受他人观点和看法的影响,只要自己认为有努力价值的事情就努力去做。愿意在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自己设定的目标。经常尝试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3)冒险倾向。自己喜欢冒险。喜欢挑战自己未知的领域。为了达到预期目的甘愿承受各种风险。

二、 对高职类院校构建学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1.院校要对创业的专项课程体系教育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不一定马上去创业,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创业就业,使学生就业向创业方向转型。在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渐生成创新创业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基层技术型工作,而是可以在职场中更好地发展。

2. 院校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创业软环境。学校可邀请相关人士举办专场讲座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从而创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还可以与相关的业内资深的一些企业组织,以及专门从事交流活动的大型公司進行互动,让学生获得创业机会的同时,可以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合作,并且不断深层次地学习领会创业精神。也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来吸引在校学生参加,并且采用高拟真度的创业环境来对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测评,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式培训的培训,从而了解和解决在就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体验式培训中,通过对课题的把握程度来测试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操控和宏观意识。

3.院校可自行与业内企业合作,并引进创业培训。对于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工作也可以在相关的企业中进行,在企业中的培训和实践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因此,引进培训课程,让学生成为专业的创业者,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过程都逐步掌握和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4. 为学生打造创立创业平台。对于高职类高校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以反映高职学生的特点,以街道为主要创业据点。这也是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行考验。学生可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有规模的商业街的模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逐步将创业团队扎根于在这样的环境中。然而学生没有创业经验和市场理念,是我们的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所以有这样的创业街平台,在最高程度的模拟环境现实经济下的实践,也可以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提高,使高职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和潜在能力。

三、结语

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并通过社会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同时要尽可能的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 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4,27(5):1087―2090.

【基金项目】 本文为 《基于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创业决策模型构建及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号KHXY201610)

猜你喜欢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