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原粮食集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新动能

2017-08-24宝蒙权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原粮查干湖粮食

文/宝蒙权

松原粮食集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新动能

文/宝蒙权

吉林省松原市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常年产量800万吨,而且品类齐全、品质上乘。2012年6月,松原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品牌农业发展,组建了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松粮集团从组建之日起,探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视“查干湖”品牌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以“查干湖”品牌为旗帜和统领,立足优质农产品资源,整合域区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共同走上了一条产前、产中、产后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升的产、购、加、储、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特别是吉林省政府实施“健康米”工程以来,集团紧紧围绕“好米”变“名米”的品牌行动,快速打开了“查干湖大米”等系列品牌粮食量价齐升的可喜局面。

从2013年开始,品牌的拉动作用,使松粮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集团经营收入、利税指标、资产额度、加工总量、仓储能力、带动农户等方面,均实现了100%的增速。松粮集团“品牌+”发展模式,被业内专家喻为“传统农区的突围之路”。

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大米产业如何实现提升计划?松粮集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了一些探索。

品牌引领,聚力凝神树形象

面对区域内品牌多而杂、杂而小的局面,松粮集团提出了“共举一杆旗、同打一张牌”的整合理念,以“吉林大米”为旗帜,以“查干湖”品牌为核心,集中力量,聚合财力,五指并拢,形成拳头,全力打造“查干湖”这个金字招牌。在企业整合上,坚持“小而美”的理念,采用小群体、大规模,分散布局、集中管理的方法,实施“群狼战术”,以10~20公里为半径,布局一个联盟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品牌的带动力量和溢价能力,搭建平台经济载体,让更多认同查干湖品牌的加工类企业、商贸类企业聚集于此,创造并分享品牌带来的成果和红利。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松粮集团旗下的“查干湖大米”已打造出10大系列,100个单品。在第六、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第十二、十三届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南昌第十三届国际粮油博览会,宁波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展会上均荣获金奖。2014年“查干湖大米”被省政府确定为吉林省大米标志品牌。2016年1月,央视财经频道在《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中,全方位报导了松粮集团打造“查干湖”品牌大米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事迹,使“查干湖大米”高端亮相,向走全国。2016年12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发布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松粮集团品牌价值达4.03亿元。

资本驱动,知难而进破症结

资本是经济的血液,更是中小粮食企业的命脉。松原市域内大多数稻米加工企业为民营企业,大多数企业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和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针对稻米行业普遍存在的这一窘境,松粮集团以“查干湖”品牌为统领,组建了“查干湖大米产业联盟”。在联盟的基础上,松粮集团大胆提出了“1+1+N”金融服务模式,即“集团+银行+联盟企业”的粮食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粮食已经不单纯是粮食,而是金融的载体。粮食通过金融放大体量,金融通过粮食创造效益。这个模式就是要把粮食的金融属性充分挖掘出来,提升粮食的金融价值。在具体操作中,集团为联盟企业做担保主体,银行以原粮为质押品向联盟企业发放贷款。在银行资金的使用上,坚持“资金封闭运行,原粮集中管理”的方式,每个企业的原粮收购贷款资金直接通过“一卡通”发放给稻农,确保农民及时收到现金收益,也确保专款专用,规避资金风险。在原粮管理方面,坚持集中管理,分期出库,既保障了原粮的及时供应,又有效实现资金分期回笼。三年来,通过多种渠道,累计为联盟企业解决资金近10亿元,有效撬动近30亿元当量的原粮周转,切实为联盟企业输入了血液和活力。联盟企业在“1+1+N”金融模式中,年贷款利率只有6%,而且随贷随还、随还随贷。经过实际测算,联盟企业每千万元贷款节约资金30~40万元。目前,加盟企业已经覆盖松原、白城两个地区,加盟户数达到22户,年加工能力100万吨。对联盟企业实行“双品牌”策略,订单内和够标准的原粮,使用“查干湖大米”品牌,其他的用原有品牌,确保了“查干湖大米”的标准和品质。

科技支撑,豁出血本抓根本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大米品牌,没有好的品质,无从打造好的品牌,而好品质来自好品种。所以,松原粮食集团打造大米品牌的逻辑关系是“品种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品牌”。为了引进和研发出适时、适地的好品种,松粮集团成立了松农高科公司,并打造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松粮提出打造“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基地,并引进黑吉辽及宁夏、山西、河北、天津、新疆等8省(区市)18个水稻科研院所和日本的150个新品种,从大长粒、中长粒、小长粒到大圆粒、小圆粒、椭圆粒及浓香、清香、自然香型等各类品种均落户松农高科试验田,进行实验和繁育,全力打造首个“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在品种引进、研发方面,松粮走在了同行业前列。在这个行业里,松粮与沉醉于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不同,集团笃信“只有种子科技创新才拥有真正改变格局的力量。”2015年,全国水稻粳稻大会在集团实验基地召开,水稻研究专家对集团的基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标准统一,追根溯源保质量

做品牌其实就是在做一种标准,产品标准不统一就无法保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独特性、稳定性。制定标准、坚持标准、执行标准是做好大米品牌的不二选择。为此,松粮集团在种植环节、仓储环节、加工环节制定标准,一以贯之。在种植环节,坚持“五统一”和“六安模式”,打造出具有“查干湖”血统的系列产品,树立了米中贵族的高端形象。在仓储方面,为了确保“查干湖大米”的高端品质,采用建设光伏低温库和雪冷技术,使原粮保管始终处于低于15°C的准低温状态,达到“绿色储粮”、“环保储粮”标准,确保水稻的脂肪酸值控制在鲜米的指数范围,保证了消费者一年四季吃鲜米,保护了“查干湖大米,流淌着乳汁的口粮”的佳品形象。在加工环节,每一款、每一规格的大米,都有自己的标准,在品种、整精米率、水分、理化指标等诸多方面,科学制定标准、严格执行标准,严把质量关,不达标准,绝不出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消费者带来了“口感记忆”。2017年,在供给侧提升的新要求下,“查干湖大米”全部实现品种专属化、种植定向化和产品绿色认证。

目前,“查干湖大米”销售迎来了“井喷式增长”。格力电器、首农集团、京粮集团、北京嘉和、深圳华润万家、石家庄北国、南京金鹰百货、北京盛世华联、杭州物美、厦门好年东、珠海银隆、安徽合力、海峡粮油、珠海能记、南宁方惠等20余个大中型企业以及云、贵、川粮商先后成为专营客户,产品销售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同时,还探索了“互联网+”、众筹、社群、微股东、异业联动等现代营销模式。

基地保障,规模经营出效益

农产品的第一属性为地域性,名特农产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保护好地域环境,就保证了大米的“母体健康”。为了保护好种植区域和珍贵的黑土地,松粮集团首先联手前郭灌区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水稻种植区域保护区,即“查干湖大米生态群落保护区”,米保区规划面积120万亩,核心区面积50万亩,保区内聘请100多名专兼职技术人员和稻农对保护区进行专门管护。松粮的联盟企业基本上都在米保区,每个加盟企业组建和带领1~2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发展社员300户以上。松粮鼓励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机、种肥、收割、收购等方面都有补贴和优先政策。目前,已组建和带动合作社26个,成员发展到8200户,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品全部由联盟企业收购,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循环体系建设。松粮集团积极建设微农场,以5000亩为单位,建设全程监控的生态农场,并作为产品二维码的背景输出,为消费者提出可视的依据。现在,江湾农场、二马泡农场、查干湖农场已成为生态示范农场,并向休闲旅游和观光度假方向发展,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集群发展,产业融合促升级

松粮集团实施“品牌+”战略,上连第一产业、下接服务业,中间做好加工业,是典型的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经济体系,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所以,每个环节都要做出创新和提升,促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促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当然,产业融合需要整合政策资源,挖掘和运用粮食的政策属性,并通过粮食这个载体向中小企业和合作社输送政策红利,更好地放大政策的引导效益。

目前,松粮集团通过品牌引领战略,搭建了科研、金融、信息、加工、仓储、销售等一系列平台,使各类资源要素、市场要素得到整合、优化和提升。到2020年,松粮集团将实现“双百计划”和“上市规划”。“双百计划”即实现品牌粮销售100万吨和营业收入100亿元。“上市计划”就是完成资本上市目标。

当然,松粮集团起步较晚,以品牌为领导力、以资本为驱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力、以标准为约束力、以基地为保障力、以产业集聚为合力的发展模式才初见成效,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不断完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力争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的品牌农业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吉林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原粮查干湖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19年6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2019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2019年2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美丽富饶的查干湖
我的粮食梦
查干湖捕鱼季
查干湖冬捕头鱼拍出85万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