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2017-08-18叶文祥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叶文祥

[摘 要]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学科,而探究的对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化学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实践中对理论性的化学知识有所认识。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推进生活化的教学,需要教师从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生活常识带入到化学课堂,以及布置生活化的作业等多个方面入手。教师也要时刻保持信息的敏感性,采集生活信息进入课堂。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本身就应当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定位是生活中的化学,而进入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似乎一下子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事实上,如果能主动将生活知识带入到化学学科,不仅能全面增强学生的理解,更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方向的发展,引导生活化教学趋势,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行生活化的意义如下:

其一,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推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会存在一定阶段的不适应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主题就在于“生活中的化学”,也算是对学生初学化学的一个启蒙与过渡。然而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难度加大,抽象性增加,但与此同时生活化的内容却在不断减少。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很可能会出现跟不上教师节奏、不适应、思路跟不上化学学科的内容等问题。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能够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生活与轻松,能够在学生熟悉的事物的渗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其二,在化学教学中增加生活化的内容,能够实现化学学科始于生活、终于生活的道路。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学以致用”,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才能切实地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发展。并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这是将知识内化的产物,也是当前化学学科走向的重要发展目标等。

其三,生活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化学学科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不仅要将基础的知识告知学生,更要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这也是当前化学教学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此时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意识,能够全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思考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占据着重要地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在课堂开始阶段就将学生带入轻松的、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并且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在心理上消除学生对化学的陌生感。例如,在讲解铜和铁的氧化过程时,教师可以与大家讨论为何在博物馆中展示的古代器皿都是铜器,而少有铁器呢?如果学生回答因为铁会生锈,教师就继续反问学生,那铜就不生锈吗?铜生锈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入一定氛围内。其实有很多学生确实没有见过铜锈,或者说没有刻意去观察过,经教师一引导,才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之后开始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树立生活化的化学教学观念。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主要是指“科学认识论”和“生活认识论”的并重,从不同的细节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教学观念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影响着教师教学行动的发展。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紧扣科学发展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这也是当前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步骤,根据新课标的指导,实现教学的发展。

(三)准备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准备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所用的教学资源也是需要积累下来的,进而为教学做出准备。在准备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事件,被记录在案的一些现象等,如:“1995年,几场大雨之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2.7万亩马尾松死亡。”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可以运用化学中的含硫化合物的知识的。现实的一些事件,尤其是与社会历史有重大关联的内容,如:“中华儿女骄傲的万里长城,如今许多砖块儿正在遭受侵蚀,这一问题已经威胁长城存亡。”当然,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可以从时政新闻中寻找素材,如在前几年会出现一些如战争时期留下的武器泄露问题等,这些武器内的化学反应,都可以运用到相应的化学知识。还可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寻找资源,如一些影视剧中出现的骗局,一些道士的小把戏等,学生在看的时候往往都是看热闹,而教师可以将这些素材积累起来,让学生探讨这些原因,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

(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从生活的角度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将生活资源巧妙地融入其中。一方面,教师要先利用化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生活及科技视野。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化学视野进行解释,教师要借助化学知识,让学生更彻底地了解我们的生活,重新认知生活。如:为什么用盐去洗新买的衣服能够让衣服不掉色,为什么天气冷的时候用盐可以让雪融化,如何防止铁生锈等,这些都是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常识,让学生明白原来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都是可以用化学来解释的。

另一方面,要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例如,在讲解Fe2+到Fe3+的轉变,教师可以带学生观察“苹果汁的变色”,苹果汁从浅绿色转变为黄色,此时再加上维生素C,就又会变为原来的颜色。对于这一颜色转变的现象,可以借助生活常识进行解释。

(五)生活化的作业设计

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也要在作业环节实现生活化的设计,借助所学化学知识探究生活,反过来也夯实知识。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巩固,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内化。但是以往的作业通常都是限制于纸面上的内容,而难以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学生机械抄写或重复运算,不仅激发不起兴趣,还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及精神压力,难以推进教学的全面发展,这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反思的。

在化学教学中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行一些实践性内容,如让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尝试,在教学中尝试足够的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些以往不清楚但是在生活中又常见的知识,以此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总之,要尽可能拉近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启发学生主动关注环保、文物保护等关于社会公益的事情,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化学学科异彩纷呈,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寻找力量,推进化学教学的发展,这也是当前教学前进的发现。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需要拉近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实现教学的全面突破。

参考文献

[1]何双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化学教育,2013,34(4):20-22.

[2]胡立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4):32-32.

[3]陈春芳.浅议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14,(5):102-102.

[4]杨金田.生活化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51.

[5]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0):47-49.

责任编辑 李杰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