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2017-08-18李秋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李秋萍

[摘 要] 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在现代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能力养成的关键,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检验和尝试,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找到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究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愿意也不能进行自主探究,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讲解恰当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再通过课后的问题训练来拓宽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数学的知识。因为现代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在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最终达到科学运用知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与能力

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时候,并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就可以学好數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这就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课下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和复习巩固,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有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欲望,让学生愿意去主动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不等式”这一节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掌握不等式的一些基础概念以及常见的不等式,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相应地改变教学的节奏。由于学生事先已经进行了预习,对于较为基础的知识,教师就可以一笔带过,从而可以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上,这样初中数学的课堂就会变得更加高效。另外,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鞭策下养成预习的习惯。当学生具备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自己的讲解,只是将知识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单纯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且学生并不愿意去进行课外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之中。只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学生才能发现数学课堂、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学生才会愿意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去自主地学习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知识、概念都有了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数学小组,然后给学生布置较难的二元一次方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解决这些难题。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而且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燃起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去认真地学习数学。当学生愿意去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就会具备自主探究的动力,进而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三、给学生提供问题训练单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问题。通过问题,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是自己的知识盲点。只有发现了这些问题,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去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学生自己通过问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掌握程度,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份问题训练单,将学生必须掌握和选择学习的内容列在问题单上,让学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对照问题训练单来进行自我检验,给予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问题训练单上的内容的多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去制定相应的问题训练单。教师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必学的内容,增加选学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有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学生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学习能力来完成选学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是可以很快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因为,选学并不是不需要学,而是教师对此不做具体的要求,但学生也应通过自主探究来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也是问题训练单的目的,它就是给学生一个大纲,敦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进行掌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让学生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完全代替学生思考,完全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尝试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思考问题,在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就不需要给学生提供答案。当学生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必备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可以帮助学生学好今后的每一门课程。教师可以利用本文探讨的四个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针对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提升,并使学生将这种自主探究的能力应用于其他学科,从而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9-170.

[2]钱里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新区,2017,(03):86.

责任编辑 李杰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