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阅读类APP的创新

2017-08-17刘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移动阅读碎片化

刘豪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技术和终端的发展下,图书载体开始从传统纸质媒介发展到后来的PC端,直至现在的移动端。阅读类APP更是在“全民阅读”的号召下顺势而生。基于智能手机移动APP也因其便捷性、碎片化的特点,成为用户进行阅读的重要媒介之一。

关键词:移动阅读;阅读类APP;单读;碎片化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79-01

一、移动阅读类APP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 [1]。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已经成为网民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阅读类APP作为移动阅读的重要媒介,也已成为大部分用户的首要选择。但目前的阅读类APP在貌似繁荣的互联网市场环境下,还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管理不规范、盈利模式不清晰等众多问题。

二、《单读》产品分析

1.产品简介。《单读》是一款以热爱深度阅读的文艺青年为目标群体、以文字、声音、影像、话题为主要功能的阅读型APP,是一座随身的图书馆。《单读》反对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用深度的内容来对抗浮躁的世界,以此打动用户。

2.基础功能。每日提供一篇值得认真对待的长文章,或是一个有洞见的声音,一段音乐,一页朗读,或是一段讲述作家、导演和艺术家们精神史的视频。用户可以收藏、评论内容,通过评论与其他用户互动。单读采用PGC的内容生产模式,通过评论内容等方式辅以轻量的社交元素。

3.特色功能:(1)每天一篇单项历。每天第一次进入APP的时候,首页都会出现一个单向历页面,停留数秒后便会消失,当天之后再进入APP时单向历页面便不会再出现,直接从引导页进入首页。单向历每天以“宜XX”或者“忌XX”的方式,引用一段短小精悍的话语来吸引用户注意力。把单向历放在当天第一次进入首页之前,能够引起用户的好奇心,从而增强粘性,让用户每天都想点进去看一下今天的单向历说了什么话,同时这部分作为整个产品的核心亮点之一,放在进入首页之前,能够很好地把产品特色传达给用户,老日历的形式加上有据可考的新“宜忌”的内容,传达出一种复古、文艺范儿,很符合单读文学阅读类APP的定位。单向历只出现一次的设定避免了用户第二次进入时的重复阅读造成的等待,加快了进入首页的时间。不过单向历停留的时间过于短暂,除非常年阅读,阅读速度非常快或者习惯快速扫视阅读的用户可以适应,习惯逐字精细阅读的用户一般都是来不及读完宜忌部分的内容就已经消失了,然后不得不回到菜单栏去找到单向历板块入口。这反倒延长了阅读单向历的链路。(2)每天一篇方言版文艺播报。每周《单读》都会邀请一位全国不同地区的主播,以当地方言的形式介绍每周线下沙龙。这个版块是《单读》商业化、加强线上与线下联系的重要一环。以方言的形式介绍每周活动,这对用户来说实属新奇,而且由于每次方言都不一样,这不仅对方言当地的用户很友好,同时也可以让其他用户了解到该地区的方言。

三、竞品分析

《一个》是韩寒创办的内容精选平台,内容相对《单读》而言较丰富,属于PGC的输出模式。在界面交互上逻辑清晰、交互简洁。商业模式较清晰,内容与内容之间虽会插播广告,但廣告界面设计风格与内容统一。内容分为首页、阅读、音乐、电影,首页每天更新一篇,阅读每天一批,包括一篇短篇、一篇连载、一篇问答;音乐每天更新一篇,介绍一个乐手,分享一段音乐。电影更新相对不那么规律,有时一天介绍好几部电影,有时候没有更新。

四、总结和建议

1.产品定位:如果说其他几个APP的用户是文艺青年,那么单读的用户应该是文学青年,更为小众。如果单纯在内容数量上下功夫,依然很难硬碰硬与一个、MONO等一较高下,应该从质量上继续加强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定位,在符合自己定位的内容领域精耕细作方可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2.内容数量:单读的内容每天仅一篇,风格各异,可能很久才能出一篇对味的内容,内容有点少,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在手机内存尤为重要的今天,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为了每天仅有的一篇内容更新而单读下载一个APP,显得有点浪费资源了。单读现在的体量维护一个APP成本应该也不低,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内容数量的话,建议只做微信公众号即可现在单读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了微店卖书及周边产品,其他内容和APP是同步的,不过APP上的“单向历”-作为整款产品的亮点,并没有同步在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上菜单栏单读列出一栏“下载APP”,看来单读是希望仅凭“单向历”把用户导向APP。《单读》不愿意放弃APP的话,要么增加内容数量,要么加强现有几个内容板块的深度,否则没有享受到线下实体店红利的非京用户会慢慢流失。

3.交互细节:涉及报名、购买等交互的细节亟需改进。

4.商业模式:目前看,每周文艺播报对用户进行的转化是最有效的,但首先因为地域的差异,这一块目前只能覆盖北京的用户;其次报名等交互上面还可以进行优化,提高用户体验;再次线下活动的方式和内容还可以继续深挖,以文艺、文学、培训、修养等标签覆盖更大的用户群体。如果说每周文艺播报是为了在北京用户群里精耕细作深入挖掘的话,那么单向历无疑是面向全国用户的一个绝佳的转化入口。应该加强单向历的线上书籍营销。以单向历为入口,深挖每天推荐的名人语录后面的书籍。

猜你喜欢

移动阅读碎片化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浅论高职院校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