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7-08-16霍孜克李述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闪光腰椎

赵 乾,霍孜克,张 翔,李述军

(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赵 乾,霍孜克,张 翔,李述军

(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目的 研究利用无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腰椎穿刺监测颅内压的一致性,探讨FVEP作为颅内压监测手段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颅内高压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同时进行无创FVEP监测。结果 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值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呈线性相关(r=0.92),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性(t=1.71)。结论 利用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测得的颅内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有高度的一致性。

颅内压监测;视觉诱发电位;腰椎穿刺

颅脑创伤等疾病易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使病情恶化。临床医生准确获取患者颅内压值,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即颅腔内压力,临床上在枕骨大孔区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无梗阻的情况下,常以侧脑室内、小脑延髓池和腰段蛛网膜下隙所测得的脑脊液静水压来表示。

颅内压大多通过腰椎穿刺和开颅等有创手段监测。腰椎穿刺监测颅压,是通过腰穿针刺入脊髓蛛网膜下腔,连接脑压管测定ICP。其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技术成熟,但术后常出现头痛、腰背痛及神经根痛、脑疝、硬膜下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开颅监测ICP,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监测探头于颅内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或者脑室内,从而达到直接监测颅内压的目的。其优点是脑内置管检测技术最权威,能提供正常和病理状态下最可靠的颅内压。然而,其缺点亦显而易见:颅内检测操作复杂;创伤后发生脑室穿刺出血、脑室内感染的风险较高;探头准确放置困难[1];一些非液压性ICP检测技术的传感器不能调零,并且可能会产生飘移[2]。因此,有创颅内压检测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3,4]。

以无创方式进行颅内压测定不但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后果,而且也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极大方便。在所有无创颅内压监测方法中,如经颅多普勒(TCD)、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法(FVEP)、鼓膜移位法(TMD)、前囟测压法(AFP)等,只有FVEP可量化程度最高,且可靠、便捷。FVEP作为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文献报道了颅内高压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的关系[2,3,5]。FVEP是由弥散的非模式的闪光对视网膜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皮层(枕叶)的电位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颅内生理病理变化。ICP持续增高时,易导致视通路神经损害、神经元及纤维缺血缺氧、神经电信号传导阻滞、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延长,FVEP利用这一原理来反映颅内压变化[5]。FVEP通过相关函数换算,可较为准确地获得颅内压变化情况[6,7]。我们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颅内高压患者进行测试,并将测得值与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值进行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对40例可疑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的住院患者进行有创和无创颅内压监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45岁;颅脑外伤27例,脑出血13例。对40例患者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及腰椎穿刺颅内压监测。纳入标准:临床判断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的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排除标准:有明显心、肺、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全身感染者;因烦躁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检查者;有眼科疾病者。

1.2 方法

1.2.1 无创颅内压监测 按NIP-210无创颅内压监测仪(重庆海威康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将8 mm银盘葵状电极分别置于枕骨粗隆上3 cm处的两侧,参考电极位于中线前额发迹处,接地电极位于眉间。电极对地阻抗低于50 kΩ,否则检查接地导线和电极贴合程度。FVEP刺激条件由发光二极管阵列构成,置于一对眼罩中,为弥散黄光,脉冲式,由计算机触发控制,光刺激信号采用35次频闪,采样眼罩发光亮度为20 000 cd/m2。

1.2.2 有创颅内压监测 腰椎穿刺后以脑压管测定颅内压。

1.2.3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并采用配对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颅内压值比较

对入选的40例患者进行无创颅内压测定及有创颅内压测定,并就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无创组采用FVEP法,有创组采用腰椎穿刺脑压管测定法。术前测量生命体征,排除两种操作的禁忌证,先行FVEP测定,半小时后采用腰椎穿刺法监测ICP,部分患者多次测量,40例患者共进行无创颅内压测定50例次(结果见表1)。FVEP测量的颅内压平均值为(329.24± 93.55)mmH2O,腰椎穿刺测量的颅内压平均值为(314.40± 85.29)mmH2O,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FVEP颅内压值与有创颅内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δ=3.3%。

表1 两种方法监测的颅内压值比较

2.2 无创颅内压监测值和有创颅内压监测值呈线性相关

对通过FVEP测得的ICP值与有创方法(腰椎穿刺法)测得的IC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 0.957 3,表明两者显著相关,具有替换性(见图1)。

3 讨论

3.1 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与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的一致性

根据表1可以看出,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所得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图1可以看出,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与有创颅内压监测数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57 3。因此,两种监测方法在临床上可相互替代。

图1 有创监测与无创FVEP监测所得颅内压值的相关性分析

3.2 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的优势

对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与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能较准确地测量颅内压及其变化趋势,避免有创监测造成的头痛、脑神经麻痹、无菌性脑膜炎、脑疝、感染、脊膜下血肿或渗漏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少见的颅内硬膜下血肿等缺点[8,9]。同时,由于无创FVEP颅内压监测可分别测量两侧大脑半球的压力值,所以对一侧大脑病变的脑疝征象的推测与判定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此特点是有创监测所不具备的[10,11],对于重症监护患者以及亚急性待手术患者,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3 FVEP监测颅内压值的应用前景

利用FVEP监测ICP具有以下优点:能避免有创监测带来的创伤、感染、脑疝、低颅压以及操作复杂等缺点;方便临床ICP监护,安全;能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易于接受;能降低医疗费用;不会出现腰椎穿刺监测颅内压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对无创颅内压监测值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比较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趋势一致性,可准确反映患者颅内压变化,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并可作为辅助治疗的有效客观依据,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Narayan R K,Kishore P R S,Becker D P,et al.Intracranial pressure:To monitor or not to monitor?A review of our experience with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g,1982(56):650-659.

[2]Czonsnyka M,Czosnyka Z,Pickard J D.Laboratory testing of thre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icrotransducers:Technical report[J].Neurosurgery,1996(38):219-224.

[3]刘建军,岳云,柴伟,等.视觉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173.

[4]Martinez-Manas R M,Santamarta D,Campos J M D,et al.Camino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prospective study of accuracy and complication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9):82.

[5]季忠.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与实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York D H,Pulliam M W,Rosenfeld J 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J].Neurosurgery,1981,55(6):909-916.

[7]York D,Legan M,Benner S,et al.Further studies with a noninvasive method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estimation[J].Neurosurgery,1984,14(4):456-461.

[8]Fishman R A.Cerebrospinal fluid in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M].Philadelphia:W B Saunders,1992.

[9]Pavlin J,Donald J S,Child B,et al.Acute subdural hematoma:An unusual sequela to lumbar puncture[J].Anesthesiology,1979(52):338-340.

[10]Jordan K G.Continuous EEG and evoked potential monitoring in the neuroscience intensive care unit[J].J Clin Neurophysiol,1993(10):445.

[11]Zhong J,Dujovny M,Park H K,et al.Advances in ICP monitoring techniques[J].Neurol Res,2003(25):339.

R443

B

1671-1246(2017)15-0152-03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闪光腰椎
闪光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闪光的枝条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