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2017-08-16陈雪真郑连花杨雅喆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认知度护生意向

陈雪真,马 逸,郑连花,杨雅喆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陈雪真,马 逸,郑连花,杨雅喆*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为开展实践教学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5名宁夏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及实习生,从一般资料、专业认知度、择业动机3方面展开调查。结果 20.00%的护生以第一志愿被本专业录取,其中仅7.54%的护生的报考原因是个人意愿。入学前,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13.10%和7.50%;入学后,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分别占48.52%和22.95%。结论 入学时,本科护生专业认知度较低,通过在校学习其专业认知度有所提高。建议加大护理专业宣传力度,提高护士新酬待遇与社会地位,增强护生专业信心。

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认知度

近年来,本科护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其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本科护生毕业时的流失率远高于工作后的流失率,高学历护士的流失造成国家教育及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1]。因此,稳定本科护生专业思想,成为护理教育的重点。如何有效提高本科护生专业认知度、职业认可度和就业率,成为护理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为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笔者于2016年末对宁夏医科大学本科护生及在周边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12月,选择宁夏医科大学在校本科护生及本校在周边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共305名,男女比例为1∶25,平均年龄(20.77±1.48)岁。

1.2 调查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后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护生高考志愿录取情况及影响因素;(2)护生专业认知情况与就业意向;(3)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与对护理教育的看法。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出400份,收回321份,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95.0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用均数、标准差、例数和百分比描述人口学资料、专业认知情况和就业意向。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305名本科护生中,女性244人,占80.00%,男性61人,占20.00%;年龄17~24岁;207人来自农村,占67.87%,98人来自城镇,占32.13%;汉族186人,占60.98%,回族106人,占34.75%,其他少数民族13人,占4.26%。

2.2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情况

选择护理专业为第一志愿的61人,占20.00%。因个人意愿而报考护理专业的仅占7.54%,因成绩限制被调剂的占30.82%。入学前,了解和喜欢护理专业的分别占13.10%和7.50%。有转专业意向的占83.93%,学习态度积极的占75.08%,具体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情况及就业意向(n=305)

2.3 本科护生就业意向

薪酬待遇成为影响本科护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仅有18.69%的本科护生表示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超过一半的本科护生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仅有5.90%的本科护生表示愿意终身从事护理工作,若有合适的工作,绝大多数人表示愿意转行(见表1)。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现状与就业意向

有研究显示,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对护理专业存有偏见,突出表现为生源不足[2]。仅有少数学生自愿填报护理专业,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而来,造成本科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3]。本次调查显示,有80.00%的本科护生为非第一志愿录取,83.93%的本科护生有转专业意向,许多本科护生是被动选择护理专业的。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护士社会地位不高、付出与回报不呈正比等原因影响,本科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自信度低,体现在:83.93%的本科护生有转专业意愿;提及自己专业时,47.30%的本科护生选择回避或是胡编乱造,觉得自己的专业“低人一等”。这与张晓英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本研究发现:本科护生经过在校学习,其专业认知度有一定提升。但是实习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不如在校生,这可能与实习生进入临床后,发现护士社会地位低、护患关系紧张、薪酬低等有关。

专业选择动机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就业[5]。本研究发现:24.92%的本科护生对于护理专业学习持无所谓或希望尽快结束的态度;71.8%的护生认为护士社会地位低,仅有18.69%的护生表示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0.33%的护生更倾向于护理教学。以上数据说明,有近四分之一的本科护生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护士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低等严重影响了本科护生的就业意向。尽管临床护士的薪酬待遇高于护理教师,但是临床护士的付出与回报仍不呈正比。这在本研究中也有体现:影响本科护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便是薪资待遇,有58.69%的本科护生觉得临床护士的付出与回报不呈正比。本科护生对高等护理教育有自己的看法,76.72%的本科护生认为本科护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护理人才进入护士行业有助于提高护理行业整体素质。

3.2 思考与建议

消极的专业选择动机、消极的职业特点认知都会影响本科护生的专业思想,进而形成消极的专业认知[6]。本科护生专业认知特点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重视,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思想上加以引导[7]。应加大护理专业宣传力度,举办护理知识比赛等活动,关注护理专业本科新生的专业心态,帮助其正确认识本专业,提升专业认知度,稳定专业思想。另外,建议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提高护士薪资待遇,提供平等、合理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护理专业与护理职业准入门槛,这样不但可以扩大行业发展空间,而且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消除社会偏见。

4 结语

本科护理教育应以护理特色职业价值观培养为导向,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7]。通过提高本科护生专业认知度,提供及时、合理的就业指导,从而稳定本科护生就业率和专业思想,这对改善目前护理人员紧缺状况、打造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1]卢晶晶,仇瑶琴.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63-65.

[2]蒋文慧,李小妹,陆明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14.

[3]雷雪雪,田迎春,安力彬.本科护生填报护理专业志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1):30-31.

[4]张晓英,潘佩珍,冯择霞.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60.

[5]李春,吴小婉,李瑜.护理应届毕业生职业态度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55-2557.

[6]张菊,王宏虹,任蔚虹.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认知与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70-373.

[7]刘梦丹,温肇霞,贾琳琳.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认知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23-25.

(*通讯作者:杨雅喆)

G526.5

A

1671-1246(2017)15-0116-02

猜你喜欢

认知度护生意向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