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8-16邢志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药学实训考核

邢志霞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邢志霞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及教研室多名教师教学经验,提出对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提供参考。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考核模式

2010年,教育部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教研室对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构建新的课程考核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职业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1 课程考核现状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包含了药学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以往课程考核中,主要通过期末理论考核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但是长期的实践发现,工作岗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理论知识,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而改变。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还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教与学双方都有指导和调节作用。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岗位要求,我们进行了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

2 传统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为主

传统考核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为主,实训成绩占比较低,一般不超过30%,且实训成绩附属于理论成绩。而目前我校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理论与实训课时基本为1∶1,单纯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单一性和机械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使其认为实训课不重要而不认真训练操作技能。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学生,在考核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实训课程的重要地位[2]。

2.2 实训考核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传统实训考核为抽签形式,每个学生的考核内容随机决定。但由于考试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考核项目侧重于基本操作,很多项目不能兼顾,致使学生平时做实验时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有学生认为不考的内容就不用认真学习,存在应付心理。

3 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通过对传统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我教研室教师决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3.1 提高实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单独进行考核

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直接与就业岗位对接,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技术过硬的毕业生,并满足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岗位需求,新的考核模式中实训成绩在本课程期末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至50%,并单独进行考核。期末考核时,只有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均合格,药物分析课程成绩才算合格;如果理论或实训有一门不合格,该课程成绩为不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步发展,顺应当前职业教育要求和趋势。

要配合新的考核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端正实训态度,必须从平时的实训课抓起。具体措施:(1)缩减组员,由原来的3人一组变为2人一组;(2)增加实训课带教教师,由原来的每个实训室1名带教教师增加至2名;(3)改变考核方式,由原来的期末考核变为过程考核+期末考核。

3.2 改变实训考核方式

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是期末考核着重基本技能测试,考试时随机抽签,因此学生会对考核项目重点练习,而对不考核项目不重视,且不注重平时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导致实训质量低。新的实训考核方式除了保留原来的期末考核外,还进行了过程考核。实训总成绩中,过程考核占50%,期末考核占50%,从而能充分反映学生平时的实训态度,准确、公平地评价每个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3]。过程考核主要由学生的出勤、实训态度、操作规范、实训结果、卫生、实训报告几方面组成,具体分值见表1。

另外,结合本课程实训项目和岗位需求,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考核项目,使其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

表1 实训过程考核评价表

4 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

改革后的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模式在我校2013级、2014级药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实践,对这两届学生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并且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原来的实训课应付现象有了好转,学生开始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分析数据不合理的原因;与教师共同讨论实验过程,出现问题重新做实验,而不是草草了事。

本次考核模式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了实训课是理论课的附属、补充这一局面,使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理实并重,提高了岗位适应能力,为我校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4]。

[1]郭明,于跃,鲁春光,等.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41-42.

[2]杨超.随机抽签的实验实训考核方法——实验、实训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北京:《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

[3]邢志霞,崔燕兵,王丹.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5(6):27-28.

[4]王梅,初晓艺,董志华,等.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药学服务实训考核标准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50-252.

G424.74

A

1671-1246(2017)15-0069-02

注:本文系河南省卫生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Wjlx2016038)

猜你喜欢

药学实训考核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