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强龙不同剂量用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观察

2017-08-1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甲强龙难治性支原体

王 炜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无锡 214001)

甲强龙不同剂量用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观察

王 炜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无锡 214001)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的甲强龙运用于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患儿运用甲强龙10 mg/kg·d冲击进行治疗,而常规组运用的是2 mg/kg·d甲强龙进行治疗,比较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体征改善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75%,常规组是68.75%,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而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冲击剂量的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甲强龙;不同剂量;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观察

在小儿众多的疾病中,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糖皮质素在退热、促进肺部实变吸收,减少后遗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1]。本文主要分析甲强龙运用不同剂量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

纳入标准:用荧光免疫法测得MPIgM阳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得MPIgM>1.5 Au/ml的肺炎患儿,经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7天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重者。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照2013版专家共识[2]。

符合以上标准的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2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是(4.7±2.8)岁,常规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是(5.4±2.2)岁,两组患儿资料无差异性(P<0.05),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患儿都运用红霉素静滴治疗,其中实验组患儿甲强龙5 mg/kg/次,每天两次进行治疗,剂量最多控制为0.4克,在一小时之内实施静脉滴注的方式,连续3天。常规组则甲强龙1 mg/kg·次,每天两次治疗,在一小时之内实施静脉滴注,连续3天。两组均于3天后改强的松1 mg/kg·d,分次口服。

1.3 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改善的时间以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而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指的是患儿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是患儿症状、体征得以减轻;无效是患儿的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同时运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表示,将P<0.05视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75%,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8.7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详细情况请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

实验组患儿中退热时间是(0.81±0.28)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2 5±1.5 6)天,咳嗽减轻的时间(2.7 5±1.5)天;常规组患儿退热时间是(1.38±0.43)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88±1.94)天,咳嗽减轻的时间(3.44±1.86)天。实验组患儿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是儿童时期肺炎或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MP侵入呼吸道后,定位于纤毛毡的隐窝内,其尖端吸附于纤毛上皮细胞受体上,分泌毒性物质,损害上皮细胞,使黏膜清除功能异常,且持续时久,导致慢性咳嗽。其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细支气管炎,有些病变累及肺泡,同时极有可能还会导致灶性肺不张、肺气肿、肺实变以及胸腔积液等。同时MP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因此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MP的直接侵犯和免疫损伤共同作用[3]。根据相关临床资料研究得知,治疗方式采用的是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还会因拖延时间而给小儿造成更大的伤害,如出现迁移等情况[4]。较多文献报道了MP诱发的细胞因子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如IL-12、IL-6、IL-8等。这些细胞因子受转录因子NF-kB的调节,从MP中提取出脂蛋白,能激活NF-kB引起许多细胞因子释放。激素可抑制NF-kB活性,抑制免疫反应[5]。在本次研究中,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运用不同剂量的甲强龙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采用静滴甲强龙5 mg/kg·次,每天两次,剂量最多控制为0.4克,连续3天。而常规组则采用静滴甲强龙1 mg/kg·次,每天两次,连续3天。实验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75%,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8.7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恢复时间、咳嗽减轻的时间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运用冲击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1] 谭晓丽.阿奇霉素、红霉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9): 1125-1126.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年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3] 陈克娅,冯 涛.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伴哮喘临床效果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1): 1790-1792.

[4] 吴 雪,方新友,刘元江,等.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5,05(09):153-154.

[5] 赵顺英,马 云,张桂芳,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7:414-416.

本文编辑:吴 卫

R725.6

B

ISSN.2095-8242.2017.24.4686.02

猜你喜欢

甲强龙难治性支原体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