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肾性血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2017-08-15王江峰夏建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微柱肾性尿沉渣

王江峰,夏建新,石 梁

(红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400)

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肾性血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王江峰,夏建新,石 梁

(红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400)

目的 评价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肾性血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集的尿沉渣镜检结果为血尿的标本110例,将其中肾性血尿标本50例作为实验组,将其中非肾性血尿标本6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相差显微镜对尿中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选择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非均性和均一性进行检测;选择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被免疫球蛋白致敏的尿红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相差显微镜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85.0%;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66.7%;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71.7%;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71.7%;相差显微镜法和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73.3%;相差显微镜法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0%、76.7%;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0%、75.0%。结论 在对肾性血尿进行判断时,三种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特异性最高的检测方法为相差显微镜法;在联合应用中,相差显微镜法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尿红细胞;检测方法;肾性血尿;诊断;应用价值

血尿是指含血液的尿液,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临床表现。有效鉴别诊断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1]。在对血尿来源进行区分时,临床中可供选择的检查方法较多,相差显微镜检查则是传统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如果异性红细胞超过30%则表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分析发现,尿液的酸碱度、渗透压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尿红细胞形态,进而对相差显微镜检测的特异性造成影响[2]。在诊断原因不明的单纯性血尿时,临床中也常常采用肾活检,然而该方法却存在一定的创伤,所以患者接受程度不高[3]。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肾性血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集的尿沉渣镜检结果为血尿的标本110例,将其中肾性血尿标本50例作为实验组,包括急性肾病综合症31例,IgA肾病2例,肾小球肾炎17例。将其中非肾性血尿标本60例作为对照组,前列腺增生8例,肾挫伤15例,肾结石37例。

仪器设备:相差显微镜;微柱凝胶卡、离心机、孵育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相关配套试剂;选择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盒。

1.2 方法

1.2.1 尿沉渣分析红细胞形态参数法

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作为新型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在经核酸荧光染色后,半导体激光束照射会在分析池中形成鞘流样本,将粒子所产生的侧向散射光、侧向荧光信号和前向散射光转变为光电信号,对其分析,每一细胞的荧光强度不同,染色尿液细胞所发出的荧光能对细胞定量特性、电阻抗大小、前向散射光强度进行反映;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就是将各种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分析各种信号,进而获得尿液标本的散射图和直方图,通过对图形进行分析就能对每一细胞进行区分,并获得细胞的形态分布曲线。选择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标本进行检测,各种指标中包括研究参数信息3项和定量检测参数12;其中红细胞形态学信息参数是对血尿来源进行判断的一项主要参考指标,选择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镜检结果为血尿的标本,如果仪器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为非均一性,该参数则显示尿红细胞为异常形态;如果仪器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为均一性,该参数则显示尿红细胞为正常形态。

1.2.2 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

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离心技术、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免疫球蛋,当和抗人球蛋白出现抗原抗体反应时,红细胞就会相互结合,进而出现凝聚,在对其进行离心处理时,凝聚块会留在凝胶上层,不会穿过凝胶间隙,表现为阳性反应,如果红细胞未出现凝聚,通过离心处理红细胞则能穿过凝胶间隙,然后在凝胶管底部沉积,表现为阴性反应;在尿标本完成镜检和尿沉渣分析后,及时离心分离红细胞,选择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3次洗涤,然后选择达亚美稀释液配置成浓度为0.8%的红细胞悬液,选择微柱凝胶卡孔内加入50 μL,并在微柱凝胶卡孔内分别加入抗IgG、抗C3d、抗IgA各25 μL,如果室温小于10摄氏度,则应进行15 min的37摄氏度孵育。

1.2.3 相差显微镜法

在对全部尿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后,选择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对异性红细胞的占比进行计算,如果尿中的异性尿红细胞占比超过30%,则表示肾性血尿。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计算;并计算两两联合和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种尿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观察

相差显微镜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85.0%;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66.7%;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71.7%。见表1。

表1 三种尿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观察(n,%)

2.2 联合检测结果观察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71.7%;相差显微镜法和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73.3%;相差显微镜法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0%、76.7%;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0%、75.0%。见表2。

表2 联合检测结果观察(n,%)

3 讨 论

为了对尿红细胞来源进行有效鉴别,有学者在1979年首次选择相差显微镜来对尿中的红细胞形态进行鉴别,进而来对非肾性血尿和肾性血尿进行区别,如果异性尿红细胞超过30%,则表示肾性血尿[4]。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相差显微镜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85.0%;因为尿液的酸碱度、渗透压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尿红细胞形态,进而影响相差显微镜检测结果。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常在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水肿、蛋白尿以及血尿等,病毒、其他细菌等也可能导致;免疫病理检查结果显示C3和IgG表现为粗颗粒状,并沉积 在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5]。临床研究发现,免疫复合物是导致肾炎的主要病因,选择免疫金银染色来对尿沉渣红细胞进行检测,利用尿中红细胞上Ig染色来对非肾性血尿和肾性血尿进行区别[6]。有学者选择免疫荧光定位方法来鉴别肾病患者的尿液红细胞,结果显示尿红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对非肾性血尿和肾性血尿进行鉴别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微柱凝胶技术有机结合了凝胶技术和免疫血清技术,通过对凝胶浓度进行调节,进而来对凝胶间隙大小进行有效控制,只让游离的红细胞能经过凝胶间隙,进而来有效分离聚集红细胞和游离红细胞。如果红细胞位于微柱凝胶管伤侧,则表明被Ig致敏的红细胞和相应抗体出现凝聚,试验结果表现为阴性[8]。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71.7%。

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现阶段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测定的先进仪器,有机结合了电阻抗原理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实施荧光染色,对其荧光脉冲宽度和荧光强度进行测定,并对前向散射光强度和其脉冲宽度进行测定,进而来技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9-10]。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6.7%。因为红细胞的染色性、形态大小和非晶形盐、草酸钙等结晶比较类似,两者在散射图上交叉分布,所以结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细胞形态分析。酵母样菌、细菌的散点分布介于白细胞和红细胞之间,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仪器进行区分,然而依然可能出现红细胞重叠现象[11-12]。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71.7%;相差显微镜法和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73.3%;相差显微镜法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0%、76.7%;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0%、75.0%。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肾性血尿进行判断时,三种不同尿红细胞检测方法在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特异性最高的检测方法为相差显微镜法;在联合应用中,相差显微镜法和尿红细胞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张荣生.实验室对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鉴别诊断[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327-2328.

[2] 唐玉梅.ACT-2000超高倍显微镜对于肾性血尿诊断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82-183.

[3] 李文利,代玉梅.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在鉴别诊断儿童血尿来源中的临床应用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2649-2650.

[4] 张西安,谭武红.肾性血尿沉渣分析在诊断肾小球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J].哈尔滨医药,2017,37(1):65-66.

[5] 李克成,潘旭萍,闫 芳,等.改进血尿红细胞体积差值法鉴别肾性血尿[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2):2216-2217.

[6] 宋世平,王 淼,董 磊,等.尿红细胞THP免疫荧光染色在血尿红细胞来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53-55.

[7] 马 路,刘 征,谢永新,等.尿RDW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6): 674-676.

[8] 胡志愿,郭璐娣,苏 丹,等.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鉴别血尿来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 125-127.

[9] 张淑贞,李雪宏,欧丽丽,等.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红细胞研究参数及其信息对血尿来源诊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12):1417-1419.

[10] 许艳茹.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在血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1240-1241.

[11] 黄志宏,付文金,李柳燕,等.尿白蛋白/总蛋白比值判断肾小球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2): 1736-1739.

[12] 孔祥圣,胡望平,池细俤,等.4种检测指标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235-236.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46

B

ISSN.2095-8242.2017.24.4677.03

猜你喜欢

微柱肾性尿沉渣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