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2017-08-1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围术期股骨头组间

余 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余 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84例,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42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改良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指导、功能恢复训练等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改良组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传统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护理满意度(97.6%)明显高于传统组(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围术期采取全方位的临床护理路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

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弱,骨量呈现下降趋势,骨质酥松显著,因此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风险非常高。本文选取8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84例,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42例。传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69~83岁,平均年龄(74.6±5.7)岁。改良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68~84岁,平均年龄(75.6±4.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即术前做好常规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测,术后做好手术切口感染护理。

改良组在传统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主要操作方式如下。

(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及时主动地询问患者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症状、病情程度、受教育程度、既往病史等,叮嘱家属准备好住院所需的生活用品[1]。

(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过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医院住院环境、相关配套设施等,在住院期间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尽量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焦虑感,深化患者及其家属与医院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双方的距离,医护人员要及时并耐心地回答病人的问题,以免出现医患纠纷[2]。

(3)健康知识宣教。医护人员要实际评估患者当前的行为能力、自理能力,了解家庭照料者的心理诉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图片、口头宣教、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介绍骨科的知识、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的疗效、给药方式,将药物的副作用、处理方法、中断用药的危害详细告诉患者及其照料者,同时叮嘱患者要定期来院复查[3]。

(4)体位指导。术后采用6小时内去枕卧位,腘窝处垫一软枕,可在之后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体位可选择平卧、侧卧、半侧卧三种。

(5)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开始应引导患者尽早开始被动运动,逐渐进行伸腿运动、翻身运动等,使机体的各个功能受到刺激。治疗进入后期时,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于床下进行行走、站立、下蹲、扩胸、上肢外展等训练,促进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和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有效率。无效:经过护理,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临床症状等均未得到好转,甚至有所恶化;有效:经过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疼痛程度减轻,活动能力有所提高;显效:经过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情况下不会感到疼痛,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调查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数据库处理软件建库录入,然后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统计学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值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和P值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

如表1所示,改良组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传统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如表2所示,改良组护理满意度(97.6%)明显高于传统组(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股骨头是制成上体的重要骨骼,老年人年龄越大,骨量下降越快,周身骨骼在长期的受力、磨损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进而阻碍股骨头邻近关节的血液供应,引发周身疾病的出现[4]。针对老年股骨头坏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身体耐受性较差,手术治疗后必须配合完善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恢复功能[5]。

[1] 郑志娟.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06:55-56.

[2] 刘君红.人性化护理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微创术后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1:4221+4224.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24.4639.02

猜你喜欢

围术期股骨头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