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效果

2017-08-15吴向铭赵永祥张建国徐永康姜海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胃镜开腹微创

吴向铭,赵永祥,张建国,刘 锵,徐永康,姜海山

(包头市第四医院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研究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效果

吴向铭,赵永祥*,张建国,刘 锵,徐永康,姜海山

(包头市第四医院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 分析探讨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胃间质瘤的患者4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等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患者治疗胃间质瘤时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比传统开腹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胃镜

胃间质瘤是一种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肿瘤,主要存在于人体的消化系统或胃肠道系统,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左右[1]。胃间质瘤早期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不明显,较晚期会被诊断出来,因此胃间质瘤虽然不是癌,但存在潜在恶变性质,必须及时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胃间质瘤的方式是手术切除,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瘤体定位准确性,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本研究主要选择在我院治疗胃间质瘤的患者44例进行分析,下文是研究的结果和详细说明。

1 一般资料与手术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胃间质瘤的患者4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42~68岁,年龄中位数(56.6±1.4)岁。肿瘤大小0.5~5.5厘米,平均(3.4±0.5)厘米。对照组中男12例,女10例,患者年龄43~65岁,年龄中位数(54.8±1.6)岁。肿瘤大在0.5~5.4厘米,平均(3.2±0.4)厘米。抽取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各项基本资料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 手术方法

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位,确定观察孔、主操作孔以及副操作孔,建立人工气腹。将胃镜伸入口腔确定肿瘤位置,由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根据肿瘤情况采取胃楔形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2]。两种手术方式止血后缝合胃壁,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1.3 评价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等指标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软件版本SPSS 13.0,以(n/%),x2代表及检验计数资料,以t,(±s)代表及检验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显著,存在可比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期各项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等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各项指标情况对比(±s)

恢复饮食时间(d)对照组22例 109.65±32.52 89.52±10.32 115.36±27.64 3.08±0.52观察组22例 99.23±27.36 24.65±4.85 64.25±11.39 1.57±0.28 t 1.5245 33.2587 28.3652 16.3487 P 0.018 0.023 0.021 0.036分组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d)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是27.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是4.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n(%)]

3 讨 论

临床上治疗胃间质瘤的方法是进行外科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概率不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腹腔镜手术处于微创手术,止血效果好且能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由于胃间质瘤一般存在于肌层血管较多的部位,使用腹腔镜难以确定病灶的位置。在腹腔镜手术中加入胃镜,可以利用胃镜的光源导向作用快速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特别适合用于特殊部位胃间质瘤的切除手术中,切除完整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等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为患者治疗胃间质瘤时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微创下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比传统开腹手术安全性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1] 马宝庆,薛 建,苏英锋.腹腔镜联合胃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16(04):434-438.

[2] 薛 秋,高志斌.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30-32.

本文编辑:吴 卫

R735.2

B

ISSN.2095-8242.2017.24.4630.02

赵永祥

猜你喜欢

胃镜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