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2017-08-15江昱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产妇

江昱成

(江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400)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江昱成

(江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400)

目的 本文我们来探究一下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选择出从2012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828名产妇,将她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414组。对照组我们没有使用任何镇痛的药物,观察组我们实施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剧烈程度、并发症、出现的异常情形和分娩的方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无论是疼痛程度、手术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对照组的效果好。结论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安全性很高,对于减轻产妇疼痛感,降低手术分娩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及其重大的推广意义。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临床研究

众所周知,分娩对于产妇生理上所产生的疼痛程度是及其重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如何有效减轻分娩的痛苦程度,保证产妇顺利分娩,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保障早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者的共同难题。但是目前为止,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广泛受到医生和产妇的认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而且能为产妇和胎儿的安全问题提供保障,如今已被临床广泛使用[1]。本次研究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414例实施无痛分娩,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用芬太尼和罗哌卡因作为辅助治疗,治疗效果十分好。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828位产妇,将她们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4人。其中观察组首次分娩产妇有262位,其余的有152位,大多数集中在25~28岁,平均年龄为27.47岁,怀孕周期为32~49周,平均怀孕周为36.7周;对照组首次产妇214位,其余产妇有200位,年龄大多数集中在25~28岁,平均年龄为26.86岁,怀孕周期为32~49周,平均怀孕周为36.9周;统计意义上,两组产妇的年龄、病历和分娩情况在统计学分析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不服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的产妇在宫口开到2~3 cm左右时实施麻醉镇痛,选择T3~4间隙采取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 cm,成功穿刺后回抽无血和脑脊液,注射首剂,首剂由2%利多卡因40 mg复合25 ug芬太尼生理盐水稀释到8 mL,可以根据镇痛效果进行适当追加,需注意控制平面在T10以下[2]。一旦获得了合适的镇痛效果之后就接入博创电子镇痛泵,0.125%罗哌卡因复合75 ug芬太尼混合的药液60 ml,保持注药速率在6 ml∕h,追加量为3 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作用时间为10 h。当产妇的VAS评分达到3分以上,即按下追加键。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宫口开到2~3 cm时以及随后的疼痛剧烈程度、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同时还需要记录观察组产妇用药前后1小时血压和脉搏波动情况。

1.3 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0级:无痛;Ⅰ级:轻度疼痛;Ⅱ级:中度疼痛;Ⅲ级: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资料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都需要计算出标准差,两组之间的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资料数据都用频率f来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结果

根据表格可知以下信息。

2.1 VAS评分

观察组的产妇的V A S疼痛评分最终结果为3.25±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结构7.95±1.64分,具有统计意义。

2.2 分娩方式

观察组的产妇手术分娩产率为26.8%,正常分娩率为73.2%;对照组的产妇手术分娩产率为57.5%,正常分娩率为42.5%;通过实验数据可知,观察组的手术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具有统计意义。

2.3 并发症

观察组中有32位产妇出现并发症,并发率为7.6%,其中出现出血有16位,出现尿潴留的有8位,产后出现宫缩乏力8位。对照组66位产妇出现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其中出现出血有19位,出现尿潴留的有14位,产后出现宫缩乏。通过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的并发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

2.4 异常情况

观察组中有8位产妇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胎儿窘迫行低位儿头吸引产,12位产妇因为出现胎儿窘迫,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3位产妇因自身无法忍受痛苦自行要求进行剖宫产。对照组中有10位产妇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胎儿窘迫行低位儿头吸引产,49位产妇因为出现胎儿窘迫头盆不对称,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14位产妇因自身无法忍受痛苦自行要求进行剖宫产。通过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的并发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

3 讨 论

众所周知,分娩引起的生理上的疼痛对女性来是难以忍受的,在医学界分娩疼痛指数位于烧伤疼痛带来的疼痛指数之后,居于第二。孕妇的分娩过程的疼痛程度的高低与社会的文明化程度以及医疗水平有关,正常分娩产下的新生儿的身体更加健康,孕妇恢复时间间隔越短[3]。除此之外,正常分娩对产妇带来的伤害更小,对产妇家庭来说,承担的风险更小,所消耗的费用更少。在临床上,很多产妇因为无法忍受分娩带来的痛苦提早选择手术分娩,还有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为无法忍受而拒绝配合医生试产而选择手术分娩,快速完成分娩[4]。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条件不断进步,安全而有效的无痛分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目前为止,硬膜外麻醉因其具有创伤小,麻醉效果较好的特点而早已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麻醉镇痛方法,同时还可以减少分娩为产妇带来的多种伤害,减小风险[5]。目前,针对无痛分娩进行了诸多临床上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的试验,这些试验都为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促进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在临床实践中,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药物种类十分多,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麻药物,对心脏产生的毒副作用小,低浓度的该药物可以把感觉和运用分隔开,临床研究已经对罗哌卡因的应用进行了许多次试验[6]。另外,无痛分娩可以缩短产妇恢复周期,降低风险,节省医疗费用。如果分娩过程必要进行手术时还可以追加麻醉,从而争取了更多的手术时间。由此可见,无痛分娩必将成为现代医学界分娩的临床治疗趋势,是妇产科发展的里程碑,能够充分满足广大产妇的实际需求。

在本此研究中,我们医院对观察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于降低产妇疼痛车程度,缩短分娩时间,控制产妇出血量、脉搏和血压等生理指标,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观察组VAS分数、手术分娩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意义。由此可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痛苦,镇痛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降低手术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于 达,杨永华,林 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粉碎并核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23-24,26.

[2] 范 丽.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44-45.

[3] 江 江,张丽芬,董旭东,等.规范化分娩镇痛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3811-3813.

[4] 乐 杰.正常分娩.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96.

[5] 江絮萍,叶 泓.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8):76-77.

[6] 颜 仙.连续硬膜外阻滞自控麻醉在228例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46(26):4115-4116.

本文编辑:吴 卫

R614

B

ISSN.2095-8242.2017.24.4611.02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硬膜外产妇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