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通气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2017-08-15巩德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动力学

巩德成

(黄河三门峡医院急诊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俯卧位通气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巩德成

(黄河三门峡医院急诊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研究俯卧位通气(PPV)对合并间质性肺病(ILV)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并将全部患者是否合并有间质性肺病进行分组,将合并有间质性肺病的患者20例归为观察组,无合并有间质性肺病的患者20例归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俯卧位通气进行治疗。治疗过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俯卧位通气整体治疗后呼吸动力学与氧合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PaO2/ FiO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Crs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只能够短时间有效改善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其长时间疗效比未合并有间质性肺病的患者略差。

俯卧位通气;间质性肺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动力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临床疾病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炎症,该病具有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两种临床表现[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凶险以及预后差等特点,其一旦发作,不仅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而间质性肺病早期症状比较隐匿,病情发展较慢,但若是该病急性加重的话,其发生率及病死率也相当高的[3]。这两种疾病合并一起,若医治无效,势必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基于此,如何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研究俯卧位通气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并将全部患者是否合并有间质性肺病进行分组,将合并有间质性肺病的2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无合并有间质性肺病的2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在观察组中年龄27~79岁,平均(60.12±10.84)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7.23±1.31)月。对照组中年龄28~78岁,平均(60.81±10.45)岁,病程6个月~11个月,平均(7.23±1.31)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实施俯卧位通气进行治疗,患者使用体位俯卧位,每次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间为16个小时左右,每隔8个小时进行1次。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及休克加重时,停止俯卧位通气。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PaO2/FiO值、Crs值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表1数据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s值均有所下降,两组数值不存在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对照组 ,观察组的PaO2/FiO2的数值却明显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俯卧位通气整体治疗后呼吸动力学与氧合指标的变化

3 讨 论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到减少肺泡发生塌陷,促进气体交换的作用。目前有研究表示,俯卧位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氧合,但其却不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长时间起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Crs值均有所下降,两组数值不存在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PaO2/FiO2数值却明显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研究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俯卧位通气有短时间改善间质性肺病患者部分呼吸动力学指标的趋势,但并不能改善长时间预后,随着间质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的逐渐加重,间质性肺病患者预后较无间质性肺病患者差。

[1] 孙庆文,陈思蓓,朱满桂,等.俯卧位通气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0):785-789.

[2] 陈 曦,吴奇云,王 馨,等.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7):20-23.

[3] 唐 昊,梁泽平,蒋东坡,等.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04):377-380.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63

B

ISSN.2095-8242.2017.24.4584.01

猜你喜欢

间质性肺病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