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半规管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体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08-15白文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阵发性

白文婷

(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 137400)

水平半规管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体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白文婷

(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 137400)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水平半规管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体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0例水平半规管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为半规管耳石患者,采用针对性的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经过复位治疗后,所有患者中眩晕消失的有33例,眩晕情况有所减轻的有4例,有2例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变化,1例患者在复位的过程中出现了眩晕恶心的症状,由于难以忍受而终止了治疗。对6例症状减轻和没有得到改善的患者再次使用针对性的采用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进行2~3个循环复位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一个月后对39例患者进行随访,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采用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性进行治疗后的效果相当显著,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前庭疾病,主要形成原因是因为椭圆囊中退变的耳石碎片脱落在了半规管内[1],从而导致淋巴的流体动力学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症状就是患者会发生眩晕。通常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时会采用耳石复位法对其进行治疗,本文将会对耳石复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体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0例水平半规管眩晕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指定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9.52±3.8)岁,病程1天~6.8年。有3例糖尿病病史,5例高血压病史。

1.2 方法

首先由将患者的姿势维持在仰卧位状态,头部向健侧转90度,然后患者的身体由仰卧状态再转动180度改变为俯卧姿势,但应当注意,患者的头部必须保持不变,接着头部继续向健侧方向转动90度之后,患者的面部朝下,然后再继续转动90度至患耳朝下,所有动作完成后,患者可以坐起,应当叮嘱患者每一种头位变换动作均需要在半秒钟之内迅速完成,每一个步骤均可以在眩晕症状消失后再维持1 min左右,一个循环过程为6个步骤。在治疗结束后,应当注意嘱咐患者在2天之内健侧卧位,对治疗后仍存在眩晕情况的患者可以在第二天继续进行同种方法循环治疗,对于治愈的患者需要定期对患者再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的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和计数资料将分别选用t与x2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百分比)的方式来表达,主要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s的形式来表示,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4 疗效判定

治疗1周的结果分为四种情况。有效:眩晕消失,显效:眩晕减轻,无效:眩晕症状未发生变化,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在经过1周的复位治疗后,所有患者中眩晕消失的有33例,眩晕情况有所减轻的有4例,有2例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变化,1例患者在复位的过程中出现了眩晕恶心的症状,由于难以忍受而终止了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6例症状减轻和没有得到改善的患者再次使用针对性的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进行2~3个循环复位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一个月后对39例患者进行随访,未出现复发情况。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 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常是由患者的头部变动而引起的,并且具有阵发性,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还尚未得到详细的阐明[2]。主要存在嵴顶耳石症和半规管耳石症。位置性眩晕通常会伴有眼震,位置性眩晕可以有多种疾病同时引起,主要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3]。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则属于最典型的周围性眩晕,因此,该疾病属于一种特殊的综合征。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主要通过使患者连续性的向健侧翻滚,使患耳能够一直沿着重力的方向不断移动,最终返回至椭圆囊内,最后再由椭圆囊黑暗细胞对其进行吸收和清除,从而达到消除眩晕等临床症状的目的。该方法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对于治疗后仍旧发生的病情复发情况也具有同样有效的治疗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直到病情不再复发。

[1] 李 荧,赵宏辉,黄志爱,陈宇鹏,罗 美,张 虹.两种复位法治疗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州医药,2017,(01):50-52.

[2] 洪安辉,雷伟东,吴杰贤,黄小良.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Epley手法治疗后不同体位限制时间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15):212-214.

本文编辑:吴 卫

R741.05

B

ISSN.2095-8242.2017.24.4566.01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阵发性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