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浙商精神,优化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

2017-08-15文赵欣浩

杭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浙商新生代企业家

文赵欣浩

传承浙商精神,优化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

文赵欣浩

在经济新常态下,杭州乃至浙江的民营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而逐步接班的新生代企业家将是民营经济的新兴力量,新生代企业家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创新精神较强,将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完善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对杭州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营经济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已全面开展。目前可以把“新生代”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子承父业”型,从父辈手中接过家族业务,即继承型的“民企二代”;二是从原有民企成长起来或留学归来后离开独自创业的技术精英型、专家型人才;三是追赶时代潮流,勇于开拓创新的大学生创业者,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但这一新兴群体仍缺乏锻炼,社会阅历、基层经验不足;此外,人才缺乏、资金紧张等成为其在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关注文化建设指导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

以党建文化为指导,提升新生代政治觉悟。积极推进企业党建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新生代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要注重培养和吸纳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新生代加入党组织,增强和扩大党在新生代企业家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营造政治关爱环境,对新生代企业家中思想政治表现好、诚信守法、企业经营状况佳、创业创新能力强、履行社会责任多的人士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激情,促进成长成才。

以浙商总部为契机,传承和发扬浙商精神。充分利用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等现有资源和平台,加强对新生代群体浙商精神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要引导新生代群体继续发扬浙商精神,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和“创新发展的探索者”,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以浙商精神为主线,全面培养企业家能力。完善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用多样的培育方法帮助新生代群体解决思想理论的困惑,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开阔视野,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提升新生代群体准确的判断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浙商精神的优秀因子为文化动力,以浙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参照,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

整合政府资源优化新生代创新创业环境

整合政府资源,落实新生代培育措施。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统一领导、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共同推进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工作,并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同时建立政府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将部门间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部门联动情况作为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把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和完善大众创业创新统计及定期发布制度,研究制定众创空间发展评价办法,每年组织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调动政府部门间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积极性。

重点培养、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战略。一要支持商会等社会组织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整合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源,发挥科技项目和创业创新辅导作用。积极推进“公益组织+专业政策”“产业生态整合”等多种运营孵化模式的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创新创业提供系统性、一体化支撑服务。二要创造条件,加强众创空间之间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强化行业自律,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帮助创业者创新孵化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三要提升产业园区功能,有效连接互联网创业者与传统行业。牵线互联网领域优势企业,发挥其互联网领域所拥有的专业服务人才优势,打造具有互联网+特色的产业园区,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实现区内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搭建平台,帮助新生代群体践行社会责任。工商联和新生代群体组织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搭建平台帮助激发新生代群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建议新生代联谊会聚焦创业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披露及行业发展动向,探讨与分享创业创新的经验,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性创业服务,加深创业公司、投资机构、创业者的互动交流。建议聘请专家教授开设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引介一些跨国公司与新生代群体进行专场交流、尽快出台科学化的激励政策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搭建公益平台等。

创新培育模式开展符合新生代需求和特点的活动

整体规划,凸显新生代培育特色。要把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工作纳入到人才工作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培训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依托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等机构和培训中心,由人事部门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作好统筹安排,根据不同的新生代类别,为新生代单独开班,实行菜单式教育,量身定制青年管理人才培训班,科学安排内容和师资。

多层交流,拓宽新生代培育模式。拓宽原有的培育模式,针对新生代群体学历高、思想活跃,实践经验少、承受压力大、社会责任感较弱等特点,多开展互动式、体验型的活动。借助工商联的桥梁作用,联系行业企业,定期开展跨地域、跨代际、跨行业的分享交流,向老一辈企业家学习创业守业经验;进一步挖掘新生代组织的职能作用,吸纳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加强不同类型新生代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持新生代群体的活力。

集中资源,建立新生代导师顾问团队。物色、聘请一批相关专家作为创业青年的顾问,为新生代群体提供一些个性化指导,切实帮助新生代企业家更好地成长。创业导师招募应按照专业、行业类别合理配置,涵盖法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以及财务管理等不同专业。创业导师可以从有成功创业经历,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创业者;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法人组织中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高等院校、科研所中从事相关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等人员中招募。组织一批区内外经营管理实绩突出、社会形象完好的第一代成功企业家及成功人士对新生代群体开展帮带工作,促进新生代群体健康成长。

作者系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猜你喜欢

浙商新生代企业家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对话“疫线”企业家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文化浙商亮相世界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马云为世界浙商大会演讲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