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荒漠之花
——浅谈三毛作品的生命意识与女性意识

2017-08-15朱瑾奕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三毛萧红道家

朱瑾奕

一、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文学界、出版界和批评界出现了“女性文学”这一词汇,因而“女性文学”热也几乎成为一种共识。女性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整体描述。女性作家进行创作时,人们习惯用性别身份对其界定,如女作家、女诗人等,以其性别与男作家做出简单的划分。第一次出现“女性文学”这个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打破了一部分女性的传统束缚,有一大批女性作家积极参与创作,出现了被批评界所说的女性文学的第一次高潮。

二、三毛作品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和基质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观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一般来说,生命意识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质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价值而言,是指为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而达到的生命理想境界。”

我们通过阅读三毛的作品便可知,她的生命意识是纠结的,尤其是对“自由”与“死亡”这两种状态的生命意识。而这两种状态的产生与其个人经历有直接关系,包括她所受的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两大生命意识:一是儒家伦理价值生命意识;二是道家自然主义意识。儒家学说对待死亡的伦理原则,“在他们看来死亡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物质生命的消失这样一种自然变化,而是与生存一样作为实现个体伦理价值的一个环节……”而道家则不然,道家主要崇尚顺应自然,尊崇生命的自然本性,正所谓“道法自然”。这两种思想相互补充才构建了中国生命意识的文化体系。

围绕三毛文学作品里的三个主题始终是“爱”、“自然”和“平凡”。三毛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并深受其影响,因而“爱”是她作品里的永恒主题。如《中国饭店》里讲述的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还有像《收魂记》展现的都是异域风俗文化奇观,再有就是《哭泣的骆驼》里令人震撼的小人物的感动等,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三毛作品中“爱”这一主题,且这种爱是一种博爱,因为在三毛看来,“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三、三毛作品的女性意识

“人生苦短,不喜平淡。”是三毛传奇一生的真实写照。先后经历了逃学、苦恋、远走高飞、沙漠中美妙的爱情再到最后的结束生命等一系列人生的起伏,她大喜大悲、有笑有泪,流浪亦活得精彩,她始终在寻找灵魂的慰藉与心灵的故乡。三毛的作品充满着令人一惊一喜的传奇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三毛本人的神秘性,她的真性情,美丽动人。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三毛与同时期的很多大家相比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她浅近而丰盈的作品里却藏着一些让人们产生心灵共鸣的东西,而恰恰是这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仿佛吸引着读者,遥遥呼唤着读者,如品茗般回味无穷。而学界对于三毛作品的体裁归属问题也是各执己见,分歧颇多。三毛自称是“自传”,也有人将其作品称作小说或游记,但更多的人称其作品为散文。但无论哪种划分方式,三毛笔下的鲜活人物以及她写作特有的真性情都在其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上乘之作。

三毛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与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位女性作家十分相似,她就是萧红。可以说三毛和萧红都是极富盛名的现代女性作家,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生活轨迹不同,命运更是不同,但她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两人的文学作品里所流露和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萧红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使得她对于女性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她的不幸经历和遭遇让她在对抗“男权文化”方面慷慨悲歌,极尽彰显女性意识;而三毛同样在张扬着“自由生命”,为女权文化高唱凯歌。可以说,她们都活出了那一时代的精彩。

四、结语

观其一生,三毛为自由不断地去追寻,哪怕一生漂泊。她一生都在努力播撒着大爱,而这种爱是一种博爱,超越亲情、友情、爱情,甚至超越国界和民族。因此,爱是三毛作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由此产生的生命意识也是其受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自觉的生命意识使得三毛的人生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才恰恰是构建其独具韵味而又具有生命自传特色的艺术世界的前提。

猜你喜欢

三毛萧红道家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犟牛“三毛”
远方
萧红亮 作品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