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高新企业财务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2017-08-14王玥

消费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营改增应对策略

王玥

摘要:“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的重复纳税,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营改增”对高新企业的财务方面的影响,并就其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高新企业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高新企业 财务影响 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对高新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

(一)“营改增”对高新企业税负的影响

高新企业一般纳税人缴纳的营业税在“营改增”前税率为5%,而在“营改增”之后缴纳的增值税的税率上升到了6%。尽管在实行“营改增”后高新企业的税率上升了1%,然而经过外购设备、外购材料、承担的服务等进项税额的抵扣,可以避免上游企业与高新企业间的重复征税问题,大大减轻了高新企业的税负。与此同时,由于抵扣链条的日益完善,高新企业在税负的降低幅度方面还可能进一步增大。在“营改增”的设计方案中,对于高新企业的一般纳税人来说,其6%的增值税税率,远低于其他企业17%的税率。这大大降低了高新企业的税负。然而,对于某些技术服务类软件的企业而言,在“营改增”实施前,这些企业的营业税的税率为5%,同时对于满足相关技术服务合同条件的还可以享受营业税减免的政策。然而,在“营改增”实施后,不仅增值税率达到了6%,也因其成本大部分来自于研发支出,难以获得抵扣项,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营改增”对高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受到来自于资金规模的限制与影响,高新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大面积的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而在“营改增”改革后,企业在累计税负方面获得了降低,且净利润得到了增加,这使得大部分的高新企业在投资方面有了资金的支持,从而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及企业投资的增加。在“营改增”改革前,高新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入时,增值税无法进行抵扣,而且该税款会直接计算到固定资产购置的成本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此时就是价税合计;在“营改增”改革后,高新企业固定资产购入时的进项税额则全部都可以抵扣,这时高新企业的固定资产购入成本仅是固定资产的购价,这大大降低了高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除此之外,因为降低了税负,企业的现金流得到了上升,这促进了企业投资的动力,加大了企业投资的力度,为现代高新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营改增”对高新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指标主要指的是反映了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运营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在“营改增”实施之后,高新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都获得了一定的改善。而且,由于投资效果的越来越明显,高新企业在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等方面也都将得到相应的改善。例如: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X100%。实施“营改增”之后,在净利润会增加,净资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的收益率会相对提高。再如: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它反映了企业其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当指标越高时,说明了企业对于资产运用的效率越好,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也越强。“营改增”的实施,降低了固定资产成本,降低了总资产,提高了税前利润,提高了总资产报酬率。

二、“营改增”后高新企业经营的应对策略

在“营改增”改革后,大部分企业为了迅速转型,往往会忽略一些问题,这些产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对在“营改增”后企业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一)准确把握企业税负,合理选择自身纳税人的身份。在“营改增”中有具体的规定:在待遇方面,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是有区别的,其主要表现在计税依据上的不同。考虑到大部分高新企业的主要特点,及从上游企业中纳税人得到的服务,和购入到的材料成本等的差异,所以,对于那些在“营改增”改革中还暂时没有取得一般纳税人认定资格的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可以提前对自己未来的身份进行合理化的选择,最终实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若是可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比较多,则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为好,反之,则较为适合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加強发票和合同的管理,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在我国税收的体制中,有项重要的政策是通过加强发票和合同的管理,以合同制约发票,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发票不单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一个原始凭证,同时对于增值税的纳税人来说,进项税票是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买及存货的一项重要的凭证,而销项税票则是企业计算其收入的一个主要的依据。所以,对于企业的进项税额的足额抵扣而言,科学、合理地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意义重大,它也间接的影响到企业税负的产生。

(三)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税务素养,合理、科学的进行税务筹划,同营业税的会计核算程序相比较,增值税相对而言更加的繁杂。基于此,对于高新企业来说,必须尽快提升本企业财务人员的税务素质,科学而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如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专家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相关的税务知识进行有关培训;从进行发票管理的基础工作出发,扩大管理的范围,提高企业内员工的税务管理知识技能,提升其会计核算方面实践的能力。

三、结束语

“营改增”是经济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市场改革的深化,新的问题也会应运而生。应对国家“营改增”改革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高新企业应运用各种措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并在其契机下,促进企业能够持久、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营改增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