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

2017-08-13李苏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爱心教育

李苏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出要尊重、赏识学生,帮助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快乐运动的成功感。可是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时会出现体育教师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这一与时代发展、新课堂标准要求极不和谐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体育课堂是不可或缺的爱心教育阵地。

关键词:体育课堂;爱心;教育

一、富有爱心,充满耐心,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把自己的爱心体现在行动上,是保证师生关系融洽的首要条件。比如,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提醒学生出汗后应该怎么做;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多喝水;学生遇到感冒肚子疼应该怎么办;流鼻血应该怎么办;遇到意外摔倒怎么办;生活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老师处理得恰到好处,学生会倍感温暖,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爱上这个老师,从而爱上这个老师的课。除此之外,教师要有耐心。学生有个体差异,有的同学接受慢,我们要耐心帮助学生。有一次,在教前滚翻的时候有个学生不敢做动作,这时我安排小组长帮助他,指导他,这个小同学很快就有了较大的进步,他开心地笑了,学习的气氛也更浓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铭记陶行知教育精神,让爱与责任常伴我们左右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让他们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也要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很多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知责任是何物,缺乏责任心。于是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不尽心尽力;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乱吃零食,害怕运动。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如何会对他人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我们可以在体育课中评选小队长,让每个同学都参与管理,注意培养他们自测自评的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责任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当然,“言必行,行必果”,付诸行动永远胜于说教。让我们记住冰心老人的話:“爱在左,责任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孩子们,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感觉幸福!”

用爱教育学生。树立学生良好品质的基础是老师的爱。我们教学生,不仅要给学生教授知识,还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因为贪吃冰淇淋上吐下泻,刺鼻的气味充斥着整间教室,学生都捂着鼻子。老师不动声色,询问学生的情况,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的行动。学生感动哭了,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几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学生不再乱叫了,懂事的学生分工给学生拿纸、打扫。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要适当锻炼学生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学生养成事事都让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学生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学生的爱,何谈对学生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当我们因感冒而嗓子沙哑时,学生不会在教室大声地吵闹……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颗爱的红心吧,引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洁白的画布上涂下美丽的第一笔,让我们用爱给学生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从今往后,我会以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无德无以为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负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难忘的小学生活。在以后的工作中,陶先生的思想会激励我用更多的爱去感染我的学生,用更多的爱去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用更多的爱去灌溉体育课堂,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

参考文献:

顾伟.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爱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