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虫剂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控效果

2017-08-11翟浩张勇王玉春李晓军马亚男王涛

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梨树

翟浩+张勇+王玉春+李晓军+马亚男+王涛

摘 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1.8%阿维菌素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8%噻虫啉悬浮剂、240 g·L-1螺虫乙酯悬浮剂、22.4%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梨木虱防治效果差别较为显著。其中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能有效控制梨木虱危害,且速效作用好、持效期长达15 d,药后5~15 d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4%~88.6%和88.1%~90.8%;240 g·L-1螺虫乙酯悬浮剂和48%噻虫啉悬浮剂速效性较差,药后5 d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为73.3%,70.2%,但是持效性效果较为显著,药后10~20 d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1%~98.5%和93.8%~96.%;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5~20 d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为88.1%~99.8%和89.1%~97.4%;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梨木虱防治效果较差,药后5~20 d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为71.3%~82.0%。在梨树安全生产中,建议轮换使用烟碱类和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剂、季酮酸类杀虫剂防治梨木虱。

关键词:梨木虱;化学防治;有效药剂;梨树

中图分类号:S436.6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8.021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7 types of pesticides on 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 was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ntrol effect among 7 types of pesticides. 1.8% avermectins EC and 4.5% beta cypermethrin EC had excellent and quick control effect, with the control efficacies of 84.85%~93.37% and 80.40%~86.16%, respectively, 5~15 days after treatment. 240 g·L-1 spirotetramat SC and 48%thiamethoxam SC had poor fast-acting property and good persistence, the controlling effect were 73.3% and 70.2% after spreading 5 days, with the control efficacies of 92.1%~98.5% and 93.8%~96.0%, respectively, 10~20 days after treatment. 22.4% spirotetramat·thiamethoxam SC and 20% clothianidin SC had excellent and fast-acting control effect,the controlling effect were 88.1%~99.8% and 89.1%~97.4% after 5~20 days. 10% imidacloprid WP had poor control effect, the controlling effect were 71.3%~82.0% after 5~20 day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s of nicotiniums, macrolides antibiotics, pyrethroids and spirocyclic tetronic acids could be recommended for controlling 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 in pear production.

Key words: 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 chemical prevention; effective medicament; pear

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属同翅目,木虱科,广泛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及陕西等地[1]。中国梨木虱食性较专一,主要为害梨树的芽、花、叶、嫩梢、幼果和成熟果面,从而导致叶片发育、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受阻,果实品质下降,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2-3]。目前对其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多年的化学防治使梨木虱抗药性增强,降低了防治效果,为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只能加大药剂使用量和提高喷药频率,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生态环境及果品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4-9]。笔者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杀虫剂种类的变化,选择了7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比试验了对梨木虱的防效,旨在为果农防治梨木虱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及生产厂家见表1。

试验在泰安果树所天平湖基地梨园进行。试验区梨树生长基本一致,试验树株距×行距为2 m×4 m,每公顷栽树1 245株,树龄6年,梨果产量约22 500 kg。梨园管理水平一般,梨木虱中等程度发生。

1.2 试验方法

供試的7种药剂根据厂家推荐浓度范围,各设一个处理浓度(表1)。试验连同不喷杀虫剂对照,共设8个处理(表1),每4~6株树为1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试验以梨木虱幼龄若虫作为防治对象。低龄若虫(1~3龄)发生初期施药(5月24日)。用机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5 kg·cm-2,喷孔直径1.2 mm,双喷孔喷雾2.5~3 kg·min-1)全株均匀喷雾施药。施药量以叶片反正面均匀着药,稍有药滴下淌为度。每株树用药液2.5~3.0 kg,每公顷用药液2 475~3 000 kg。

在喷施试验药后20 d内试验树不喷任何杀虫剂,其他时间所施用的杀菌剂、杀虫剂相同。2016年上半年降雨较多,试验调查期间(5月24日—6月13日)共降雨55.90 mm,与常年比较属正常年份。

1.3 调查及统计分析

(1)调查方法。每小区固定2株试验树作为调查树。药前每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选取5个有虫叶丛枝,挂牌标记梨木虱活虫数量,分别统计记载梨木虱成虫、若虫数量。在施药后5,10,15,20 d各调查一次活虫数。以施药前和施药后各时期的100片叶活虫数计算校正防治效果。

(2)药效计算方法。调查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与DPS 16.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间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所施药剂的安全性评价

在施药后5,10,15,20 d分别通过目测观察着药的叶片。调查发现,在不同药剂处理的各个小区每株梨树都均无叶片及幼果发黄、灼烧、叶片卷曲等症状发生。试验期间,未发现试验药剂对果树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也未发现试验药剂对果实外观、产量和品质有不良影响。未见试验药剂对天敌及其他生物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2.2 不同药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

不同类型7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的防效,用“DMRT”法检验药效的差异显著水平,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在施药后10 d防效最高,分别为88.6%和90.8%,之后防效逐渐递减,在药后20 d防效仍可分别达到77.4%和79.8%;48%噻虫啉悬浮剂8 000倍液与240 g·L-1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药后5 d防效分别为70.2%和73.3%,之后防效逐渐增加,在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了93.8%和92.1%,药后20 d二者防效仍可达到96%和98.5%;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与20%噻虫胺悬浮剂2 500倍液,药后5 d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88.1%和93.9%,药后10 d和15 d二者防效均在94.8%以上,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在药后20 d的防效显著高于20%噻虫胺悬浮剂2 500倍液,分别为99.8%和89.1%;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药后5 d防效为71.3%,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药后10 d防效最高,为82.0%,之后防效逐渐递减,在药后15d和20 d防效分别为75.9%和74.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3 结论与讨论

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生物农药,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对叶片渗透力强、杀虫活性强、持效期长、杀虫谱宽等特点[10]。此外,阿维菌素对鳞翅目害虫及蜱螨目的有害生物也有较好的防效,但需注意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或混配使用[11],以达到好的防效。高效氯氰菊酯都是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杀虫剂,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8],持效期长,高效广谱,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其胃毒作用对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12],目前多种害虫已对吡虫啉产生了抗药性。噻虫啉和噻虫胺属新烟碱类农药,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13]。烟碱和新烟碱类杀虫剂都是作为神经后突触nAChRs的激动剂作用于神经系统,但两者的分子特性和作用方式不同[14]。以上7种药剂作用机制有差异,可以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梨木虱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可根据梨园其他害虫的发生情况选择以上不同的药剂配合使用以提高防效。

7种药剂对梨木虱防治效果差别较为显著,其中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5 d防效均在85%以上;240 g·L-1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48%噻虫啉悬浮剂8 000倍液速效性较差,药后5 d防效均低于75%,但是持效性效果较为显著,药后10,15,20 d防效均在90%以上;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20%噻虫胺悬浮剂2 500倍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5,10,15,20 d防效均在88%以上;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对梨木虱防治效果较差。在梨树安全生产中,建议轮换使用烟碱类和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剂、季酮酸类杀虫剂防治梨木虱。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药剂处理的各个小区每株都均无叶片及幼果发黄、灼烧、叶片卷曲等症状发生,说明不同药剂的使用浓度对梨树均无药害产生。因此,可以根据梨树园地梨木虱发生情况,交替使用或者复配使用以上药剂,以提高防效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孙洁茹, 李燕, 闫硕,等.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梨木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J]. 昆虫学报,2011,54(7):820-827.

[2]魏巍, 孔云, 张玉萍,等.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的相互作用[J]. 生态学报,2010,30(8):2063-2074.

[3]李大乱,张翠疃, 苏海峰,等.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2,5(3):278-283.

[4]仇贵生, 张平, 张怀江,等.几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田间防治效果的评价[J]. 植物保护,2007, 33(2):121-122.

[5]张莉丽,赵敏,洪文英,等.中国梨木虱药剂防治试验[J]. 植物保护,2007, 33(2):121-122.

[6]仇贵生, 张平, 张怀江,等.几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田间防治效果的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08(3):358-359.

[7]屈会选,韩文清,屈非,等.几种药剂对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27-1829.

[8]亚军, 康总江, 石宝才,等.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梨木虱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2,31(6):22-24.

[9]宫涛,王中武.几种杀虫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0(21):189-190.

[10]郑和堂, 张越.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田間药效试验[J].农药,2011,50(1):38-40.

[11]华乃震.阿维菌素剂型及水乳剂的开发和前景[J].世界农药,2009,31(2):33-37.

[12]唐振华, 陶黎明, 李忠.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J].农药学学报,2006,8(3):195-202.

[13]朴秀英, 嵇莉莉,林荣华,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登记与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5(3):70-74.

[14]刘少华, 唐蜜, 王金金,等. 新烟碱类杀虫剂研究进展概述[J].山东化工,2015(7):66-68.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梨树
梨树科学整形修剪技术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措施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