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故事”—东西携手奔小康

2017-08-11

中国扶贫 2017年15期
关键词:闽宁中国故事对口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浪潮中,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那朵浪花。因为牵了手,便有了跨越千里的真心奉献,规模之大让人惊叹;因为结了对,便有了上下联动的倾力协作,内容之广让人赞叹;因为连了心,便有了共奔小康的生动发展,成果之著让人振奋。

打造东西协作的“样板”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7年7月20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银川召开。闽宁协作,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点。实施这一举措,已是第21个年头。

上世纪90年代,福建与宁夏两省区的发展差距,正是当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真实写照。彼时的宁夏,戈壁荒滩无人气,西海固更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尚有4.4万多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500元。1996年11月,宁夏、福建首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市召开,闽宁两省区正式“结亲”,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怎么让塞上的花儿盛开?怎么让牵手的“亲人”笑颜绽放?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到宁夏调研,提议在300多公里外的永宁县建立生态移民点。从那时起,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闽宁镇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闽宁人是共同的见证者。一年一度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风雨无阻,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执着不悔,数以万计的闽商扎根在宁……不仅有政府间的对口帮扶,包括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多形式、宽领域的广泛参与,为东西扶贫协作的深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走进闽宁镇,巨型展板上采茶姑娘们笑脸洋溢的宣传画格外吸引人。福建遍地是茶园,这里可是宁夏,难道闽商把茶园移到了这里?这个猜测得到了原隆村村支书王升的肯定,“扶贫离不开产业。东西扶贫协作以来,扶贫干部的思路日趋多元化,企业参与的做法日趋立体化。”

为了提高当地群众的造血能力,福建还向宁夏连续派遣支教老师和各类技术人员,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切入点,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综合素质,为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奠定了基础。

“闽宁协作20余年,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激励和鞭策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激发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这是闽宁模式的根本要求。”宁夏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都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20余年来,闽宁双方深化协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在闽宁协作的带动下,宁夏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5万减少到2016年的41.8万,树立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闽宁镇考察,为闽宁协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指引了方向——2017年上半年,闽宁两省区集中达成经贸合作项目32个,计划投资139.7亿元,两省区医疗、教育、旅游等10个方面的合作协议也已经起草完毕,在操作层面上,闽宁协作细化到了村与村的对接;而宁夏将在今年建立10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

从最早的地方经验推广,到作为一项决策向全国部署,“闽宁协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讲述着最生动的“中国故事”。

立足经济市场化

从1996年开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上海对口帮扶云南。20余年来,上海累计投入援助资金38.1亿元,实施各類帮扶项目近8000项;先后派出1300多名教师赴滇支教,帮助当地培训教师10万多人次;上海28家三级甲等医院与云南28家州市、县级医院开展共建,帮助建设重点学科,培养医疗骨干,改善软硬件设施,同时援建一批标准化卫生院(室),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

政府的推动作用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扶贫效果好不好,还要市场说了算。只有推动企业“走出去”,走市场化、开发式的协作路子,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正确把握支援、合作与发展的关系,才能让东西扶贫协作可持续化。

东西扶贫协作也由刚起步时东部单向帮扶西部,拓展为在对口帮扶框架下东西部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协作双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努力探索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新方式。在东西部扶贫协作20余年的实践中,这样激动人心的案例不胜枚举。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普安县有着丰富的草山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便利的区位优势。而今,普安的资源优势顺利转化为经济优势,长毛兔产业成为普安县乃至黔西南州一张亮丽的名片。这便是来自对口帮扶地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高效农业项目。

2007年以来,长毛兔产业脱贫致富效果明显,“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到2018年,普安县将发展长毛兔养殖户3600户,其中60%为精准脱贫户,预计将有2160户、近1万贫困人口在养殖中直接受益。而镇海区则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解决了供应难题。

目前,东部有267个发达县(市、区)与西部678个贫困县中的434个结成对子。实现了对30个民族自治州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了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重点贫困市州的帮扶力量,调整了辽宁、上海、天津的帮扶任务,落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任务。

山东连续6年组织省领导任团长的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渝洽会”,海尔集团、鲁能集团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在重庆落户;北京组织旅游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乌兰察布合作,开通“克什克腾旗”号草原专列;2016年以来,广东已选派93名挂职干部进驻当地扶贫一线,投入超过15亿元资金用于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数千名贫困学生进入广东到技校学习,数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广东工厂就业;西部偏远的山区里,走进了“上海医生”“北京老师”,迎来了“浙江老板”“江苏工程师”……

20余年的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格局,涵盖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劳务、医疗和旅游等多种形式,涌现出一批批如“闽宁模式”“沪滇模式”“浙川模式”“甬黔模式”“两广模式”等成功范例,展现出卓越的“中国智慧”。

20余年的实践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东西部携手,必将攻克扶贫最后堡垒!

猜你喜欢

闽宁中国故事对口
《1999-闽宁镇》油画190cm×190cm 2019年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用爱接力 守望相连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