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2017-08-09唐秀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魅力直观高效课堂

唐秀英

【摘要】微课,是以视频和画面为媒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是以技术的形式补充与优化传统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巧用微课,极致发挥微课自身的魅力——精致、趣味、明确、实用,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魅力四射.

【关键词】微课;直观;魅力;高效课堂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凸显它的生活化和情境化,而微课正是当下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巧用微课,极致发挥微课自身的魅力——精致、趣味、明确、实用,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魅力四射.

现阶段的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但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接收的信息量大,具有与以往时代小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师巧助“微课”的视频形式将数学知识聚集于生动、形象的情境内进行阐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视频情境而得到迁移和提升,从而实现思维的跳跃与智力的发展.如,对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搭配中的学问”进行教学时,师出示微课: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将代表学校去参加区里的朗诵比赛,可是,小红正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呢!谁知道小红都准备了些什么衣服?出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那谁能说出这些衣服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让学生通过移动图形进行搭配,得知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师又问道: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参加朗诵比赛呢?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经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利用微课提高预习实效

预习是一个独立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前预习不仅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更能给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的“东南西北”时,教师充分引用自制“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通过“微课”的视频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四个方向,并且每名学生都能照着视频学着:用一张小正方形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制作一个“方向板”,并把“中间的交点”定为观察人所站的位置,他们还知道:当题目要求我们面朝哪一门,“方向板”就哪一面朝上,如,1.早上,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注:自制的“方向板”“东面”朝上);2.做下面的题型时,他们知道要用自制的“方向板”摆在图中(“在”后面的地名和“的”前面的地名都是放“方向板”“中心点”的位置,题目图示要求:北面向上):

① 居民区在中心公园的西面(“中心点”放在中心公园上);

② 山洞在气象站的北面(“中心点”放在气象站上).

由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借助自制“方向板”辨认方向,把原来的空间观念转化成直观,从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微课”的使用,不仅在课堂上可行之有效地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先学,帮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解决难点,从而大大提高预习的效率和课堂实效.

二、利用微课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而“微课”的特点就是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因此,巧用微课,就容易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欲望跟随“微课”的不断变化而实现饱满.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可制作“猪八戒偷吃西瓜”的动画微课.在森林里,八戒突然发现一个大西瓜,高兴极了,环视四周确定没人后,急忙把西瓜切成4块,分别是师徒四人各一块,由于他又渴又饿,迫不及待吃了一块,可是还是很饿,于是他想:沙僧最大度,就算我吃了他那块,他不会生气的,接着吃了第二块.八戒摸摸又圆又大的肚子,又想:这老孙平时老爱欺负我,哼!我有东西吃,我也不给他吃!很快八戒又吃了一块.这时八戒望着这最后一块说:如果老孙知道我偷吃了西瓜,不打死我才怪呢!那……如果我全部吃完,不就没人发现我偷吃西瓜了嘛!哼哼!……请问最后还剩几块西瓜?这么一个简单的动画微课,就可以顺势引出“0的加减法”,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越来越呼唤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所谓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而“微课”就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获得最佳效果.如,在“比较分数的大小”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创设了动画微课:唐僧师徒弟4人在森林里摘到一个西瓜,他们商量着怎么吃,结果:八戒分得14,悟空分得12.八戒生气地说:悟空,那西瓜是我先发现的,可我却分得比你少,不公平!这时候微课视频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八戒分得的西瓜真的比悟空少吗?这种动画教学情境学生很喜欢,他们对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轻易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单是机械地重复,而更应包含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点上,不真正掌握,决不放松.

学生在家中的学习关系到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上网复习的学习资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或QQ群,将课堂上用过的课件或微课在群中共享,学生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回顾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自学,更便于家长辅导孩子.比如,在计算“67-29”的过程中,从十位上“借1”后个位数实际为17,以17-9所得结果为8,即10-9+7的运算方式;相对的,十位上的运算则变为6-1-2,所得结果为3,因此,得到最终结果为38.“微课”可形象的将67的十位数6转化为6盘草莓,每盘10个,并在第7个盘子上放7个草莓,再配合29名小朋友每次拿走装有10个草莓盘子中的1个草莓,以直观的视觉令学生记住草莓消失的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思维,从而巩固了当今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微课的引入,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互动式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网络教育,2013(10):28-31.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猜你喜欢

魅力直观高效课堂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东方欲晓》的魅力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