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分析

2017-08-09张国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数学

张国臣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成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也成为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之一.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出问题能力;因材施教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调查

在本文的调查中,从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着手,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二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为了完成本文研究,选择我校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五年级学生,访谈对象为我校五年级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观题与客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为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主观题为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教师的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作用及不足之处.此外,还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试,测试的内容即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进行评分.

二、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现状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超过54%的学生并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题,只有不到15%的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有大约86.7%的学生只是偶尔提出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从未在课堂上提出过问题”.对于提出问题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帮助的认识,超过8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只有很少的学生认为“无关紧要”.提出问题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帮助方面,学生较认可的包括“激发兴趣与活跃思维”“利于理解与巩固知识”“培养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交流与改进不足”.总体上看,小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已初步具备,但提出问题的热情欠缺,学生更倾向于听教师讲课,缺乏主动性思考和质疑精神.

此外,当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下:半数学生选择向教师提问,超过80%的学生向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提问,25%的学生选择向临近的同学提问,36%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超过4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提问的勇气”,仅有39%的学生拥有质疑习惯,具备自主探索习惯的却达到47%.以上数据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并在实践教学中提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质量和水平,进而增加学生的提问勇气,培养他们质疑与探索的习惯.

(二)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

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中体现得最为显著的有两个,一是性别因素,二是数学学习成绩因素.从性别因素的描述性分析来看,女生提出问题能力明显高于男生,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关注和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对男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引起重视.从数学成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来看,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划分方法,其提出问题的能力依次降低.从对教师的访谈统计结果来看,课堂实践也印证了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情况.从教师的访谈来看,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因素有学生性格、成绩、教师个人风格、课程难易程度、教师教学方式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建议

(一)学生“学习”层面的建议

首先,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认真掌握基础知识,夯实数学基础.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记住,而且还应真正地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每次新知识教学完成之后,学生要学会将新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只有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其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真正了解提问的方法.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要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注重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做到真正地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做到勤于思考与质疑、好动手、注重归纳总结.再次,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要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克服懒惰性,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之后,才能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教师“教学”层面的建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比如,對于本文调查中发现的性别因素,教师要通过积极引导与差异化教学来缩小男女生在提出问题能力上的差距.对于男生的细腻不足问题,教师最好要言传身教,做好示范,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口头表达能力.数学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热心解答和讲解,给不同学生树立提问的信心.其次,教师应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学生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并鼓励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提问”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常态.再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适当创设情境,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愿意提问,情境的创设要突出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敢于提问.

【参考文献】

[1]王洪建.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Z1):38.

[2]王金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9):151.

[3]彭国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2(32):44-45.

[4]宋咏霞.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意义及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73.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小学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