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8-09徐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高中数学

徐煜

【摘要】创造性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研究处理问题,不仅仅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之上,也是影响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发散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对这项能力的培养,以下笔者会在高中数学方面来详细地讲解怎样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创造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普及到了社会不同面方,面对着21世纪对人才竞争的考验,社会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人才,对这些人才培养的重点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较好的创造性潜能的高中生来说,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数学教育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意识,开发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其作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定义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含义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独创性的思维.指思维的独创性的精神.在各种实践中,善于看到问题思考问题之外,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重点,创造性思维重点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最大的亮点是解决问题时的“独创性”“创新性”.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和解答数学问题结合为一体,是解答数学问题过程当中的一种思维形态.

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化解思维定式,打破常规的方法和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多样的具有丰富原创性的数学解答能力.数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中,主要表现有:

(1)轻松地从一种思維转变到另一种思维的过程;

(2)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观察问题,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

(3)以创新的方式把数学思想技能和方法合理地结合到一起;

(4)用不同的数学公式和图形将模式和关系重组,灵活转变预知结论.

(二)影响因素

影响创作型思维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传统的观念和以往的观念,它是建立在以往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阻碍思维对事物的超越.人们往往是比较墨守成规,总是用旧思维和方法来处理问题.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一个框架之内无法超越创新.思维和思维定式也同样影响着思考,是指心理活动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思考问题有倾向性.当思考问题时会在脑中留下思维的惯性,使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习惯性地依靠旧的思路思考.

二、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作性能力

高中数学课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提出恰当的课堂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展开思维.提高课堂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动手操作找到解决方案,增加和激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棱锥与棱柱”这一节时,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拿六根火柴做四个三角形怎样做呢?假如拼成七个三角形需要用几根呢?这是一个带有游戏性质的问题情境模式,学生们也比较喜欢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操作来寻找解答方案,就此导入新的课题,这也可以加强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直观的想象,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倡导求同存异质疑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一)一题多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讲授数学例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题多解的教授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用不同的模式和方法解答同一数学题目.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敢想敢做和自信的思想品质.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想,促进学生对公式和定理进行深入的理解,不再墨守成规,善于创新思维模式.

(二)运用团队激励激发个人主动性

个人激励是教师在满足个体需求的基础之上,激励个人的方法.团队激励是以学生群体作为激励对象的一种激励方法.团队激励关系着团队的荣誉和成绩,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使个人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以往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个人激励不太注重团队激励,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被教师所认识,并开始对团队激励提高重视.

(三)运用定理和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中的定理、概念和公式是比较多的,理论方面的也比较多.例如,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和余弦公式的推理,对于直线和斜率的分析,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教师应该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加进来,使问题呈现得更加直接化,更加直接地处理和面对困难.这样能使学生很好的运用本身已有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和新见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是高中最基础的科目,需要较强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地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激励打破常规敢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高度求知欲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之上,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速度,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构建创造性解题模式,从而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李恒德,张世国.高中数学“新型课堂”的创设及策略[A].国家教是科研基金“十一物”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10.

[2]陈春连.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高中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39):52-53.

[3]易铁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6):58.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高中数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