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贫困发起“总攻”

2017-08-08

吉林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南村延边州全州

盛夏时节,来到和龙市南坪镇高岭村,只见118栋黛瓦白墙、飞檐翘顶的朝鲜族特色民居整齐排列,屋顶安装着蓝汪汪的太阳能板,煞是好看。走进73岁村民李富家里,老人自豪地介绍厨房、卧室、卫生间……并说,“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他说:“我和老伴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每年种地收入不够吃药的钱。这两年大不一样了。2016年住上了新房子,年底我俩分红得到7200元,加上光伏发电项目赚了3000元,收入达10000多元,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高岭村书记金昌权说,高岭村通过产业扶贫换穷业、易地搬迁挪穷窝、持续扶贫拔穷根,至2016年底,高岭村人均纯收入已达8270元以上,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高岭村的变化,只是全州全力以赴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边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全州上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全州稳定实现30877名贫困人口减贫任务,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51946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80元,有97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伟大的小康梦想正在延边大地逐渐显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立体推动 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脱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这是延边州州委、州政府的庄严承诺。

至2015年底,全州尚有8.5万余名贫困群众。如何让这些群众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直牵动着各级决策层的心。

2015年12月18日,延边州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扶贫开发工作会,强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州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全州脱贫攻坚工作谈话会……一次次会议,一次次协调部署,规格前所未有,谋划深入精准,展示出延边州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州上下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劲头,举全州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州、县(市)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延边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构建起“州级统筹调度、部门牵头推进、县(市)负责落实、乡村具体实施”的战略体系,县乡村逐级明确各自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分解、逐级落实。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带着问题和思考,州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就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密集调研,足迹遍布全州。经过调研,延边州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逐渐成形,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究竟应该怎么干,有了清晰的思路。

精准发力 全面打好组合拳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为切實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延边州结合实际,瞄准制约贫困地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重点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一事一议帮扶脱贫一批“七个一批”上求实效,在道路保障、水利支撑、人居环境、文化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抓提升,综合施策,力求全面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确保全州贫困人口脱贫。

——靶向定位,扶持管理更精准。2016年,延边州强化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贫困户“一户一档”“一户一卡”,贫困人口信息得以实时更新,推动了扶贫资源、帮扶主体与贫困村、贫困群众实现精准配置、精准对接。

——产业扶贫,拓展增收新空间。延边州积极谋划产业类扶贫项目,建立脱贫项目库,共谋划储备扶贫项目4458个,重点发展有机水稻、食用菌、延边黄牛、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电商、光伏、旅游等扶贫新业态。围绕改水改厕、农村公路、危房改造、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谋划对接一批项目,彻底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政府只给钱,我们更希望能有一条致富的路子。”这是来自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村民的心声。今年6月,来到水南村,该村结合全村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和特点,重点打造了水南村扶贫产业基地项目,依托水南村海宝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镇里统筹扶贫资金300万元注入合作社,以基地项目分红收益带动水南村以及周边村屯83户贫困户138人脱贫。

——激活春水,金融撬动新活力。扶贫开发不断加力,特惠政策持续跟上。截至2017年6月中旬,全州已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近13亿元,到位扶贫专项资金5.66亿元。已注入贷款风险补偿金3547万元,为1593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070.3万元。

——落实政策,抓好边境村脱贫。延边州充分利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优惠政策,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增收和社会保障兜底“三项工程”, 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边境村屯倾斜,5个边境县市新建各类特色养殖园区(场)56个,1.3万边境贫困人口受益。制定实施教师、医生轮岗支边制度,稳步扩大边民补贴试点范围,让边民安心生产生活、安心守边固边。

合力攻坚 开创发展新局面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全州以上率下,由上至下,始终处于冲锋状态,干部的作风在这个平台得以充分历练。抽调全州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300多名骨干力量,下村包点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实现驻村定点帮扶全覆盖。州财政局与汪清县大兴沟镇和信村进行对接,局领导班子7位成员包保7户特困户,各业务处处长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共计31人作为和信村余下贫困户的包保责任人,每人一户,确保了包保帮扶全覆盖,坚决做到不脱贫不撒手。

为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推动脱贫攻坚的能力,延边州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优秀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级组织。州商务局包保安图县松江镇北道村,进驻第一步就是把村班子建设抓起来,协调落实村部建设资金。目前,该村部“一站式”服务大厅已建设完成。同样,延边州全面加强304个重点村“两委”班子建设,贫困村项目支书达到291名,返乡创业“两委”成员达到346名,进一步增强了村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从2017年起,延边州全面加大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力度,制定出台《州级领导分片包县(市)督导工作方案》和《全州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全州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精准、有效地持续深入,在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主战之年,延边州脱贫攻坚工作必将再上新台阶。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行走在延边大地,曾经的穷乡僻壤换上了新颜,贫困的家庭传出了欢声笑语。未到终点,不敢懈怠。延边州将以坚定的信心、精准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继续苦干实干,用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

(来源:延边日报)

猜你喜欢

南村延边州全州
《全州三江口》
欧来荣作品
南村谈艺录(视频)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莲花县南村水山洪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分析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
《南村辍耕录》借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