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耐密植玉米新品种“天育108”选育报告

2017-08-08张野张黎明陈红伟尹雪山李振

吉林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产玉米

张野++张黎明++陈红伟++尹雪山+李振华++李继竹

摘要:耐密植新品种“天育108”是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5年~2016 年高密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563.4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2016年,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0.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该品种具有耐密植、产量高、茎秆坚韧、抗倒伏、品质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 “天育10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种植,耐密植,公顷保苗6.5~7.0万株/公顷。

关键词:玉米;天育108;高产;耐密植;抗倒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5.004

李竞雄[1](1990)指出,玉米栽培上最大的改革是种植密度加大和施肥水平提高,而优良耐密植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2]。我国耐密植品种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1987年“掖单2号”[3](掖107×黄早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标志着我国走上耐密植育种的探索之路;1996年,耐密植品种“郑单958”[4](郑58×昌7-2)的选育与推广使中国的育种水平提升了近20年;2004年耐密植“先玉335”(PH6WC×PH4CV)在东北春玉米区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广适、优质、耐密植的美国杂交种逐渐成为我国育种工作者创制耐密植育种材料的遗传选系基础,加快了我国耐密植育种探索的进程[5-6]。

该单位种子事业部研发部门以美国杂交种803×PH6WC为基础材料,经7代自交选育出YHT001,并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从PHB1M×PH4CV中选育出TCB01,形成了以YTH001和TCB01为骨干系的一批优良自交系,2013年组配耐密植杂交种,2016年,育成耐密植、高产、茎秆坚挺、抗倒伏、品质优等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天育108”。

1 选育过程

2010年,本单位种子事业部研发部门以美国杂交种M803×PH6WC为基础材料经7代连续自交选育成“YTH001”;同年,以PHB1M×PH4CV为选系基础材料,F1代诱导成单倍体,经加倍而形成的双单倍体DH系TCB01。2013年,以自选系“YTH001”为母本、“TCB01”为父本,组配成耐密植玉米杂交种“天育108”。2014年,参加吉林省高密组预备试验,2015年~2016年参加高密组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高密组生产试验。由于该品种在吉林省高密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天育108”。

2 产量表现

2.1 天育108吉林省高密组区域试验

2014年~2015年“天育108”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论见表1。由表1可知, 2015年“天育108”在6个试验地点平均公顷产量为12533.3公斤,高密组对照“先玉335”平均公顷产量为11524.0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8%,增产地点数为6/6;2016年“天育108”在7个试验地点平均公顷产量为14446.3公斤,高密组对照“先玉335”平均公顷产量为13329.5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4%,增产地点数为7/7。2015年~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563.4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5%。

2.2“天育108”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

2016年“天育108”在吉林省生产试验中产量结论见表2。由表2可知, 2016年“天育108”在7个生产试验地点平均公顷产量为13080.5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7%,增产地点数为7/7。

3 品种特性

3.1 熟期特性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30天。

3.2 籽粒及果穗特征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4克,果穗锥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浅红色。

3.3 植株特征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植株半紧凑,成株302厘米,穗位111厘米,成株叶片21片,花丝浅紫色,化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3.4 品质特性

籽粒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9.9%,粗脂肪含量4.36%,粗淀粉含量74.62%,赖氨酸含量0.29%。

3.5 抗病性鉴定

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4栽培制种要点及适种范围

4.1 栽培制种要点

在水肥充足的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5~7.0万株;施足农家肥,一般公顷施底肥玉米复合肥500~600公斤,追施尿素300~400公斤。

4.2 适种区域

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同时注意防治玉米螟。

参考文献

[1]李竞雄.玉米育种研究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1-7.

[2]王绍萍, 刘文国, 焦仁海. 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Q].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

[3]李登海.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01):1-6.

[4]李妍妍,丰光,王亮,等.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在不同区域的产量比较[J]. 中国种业,2009(08): 36-37.

[5]张世煌,彭泽斌,李新海,等.玉米杂种优势和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J].中国农业科学,2003,33(S1): 34-39.

[6]戴景瑞,鄂立柱.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玉米科学,2010(01):1-5.

作者简介:张野,硕士,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遗传育种。

猜你喜欢

高产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苹果元葱高产栽培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