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08-08欧阳勤刘秀光何鹏飞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法模块

欧阳勤,刘秀光,何鹏飞

(广东白云学院 应用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PBL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欧阳勤,刘秀光,何鹏飞

(广东白云学院 应用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如何发挥学科基础课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经济学教学通过实施“问题教学法”,将教学活动置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教学过程的“单向灌输”改为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对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济学;单向灌输;问题教学法;双向互动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该类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理论与经济生活相联系的课程。其主要研究消费者、生产者等市场主体对稀缺资源如何做出最优配置,探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

就经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繁杂,各种类型的经济模型交替出现,经济学所揭示出的许多规律和结论,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作用。就整个社会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和不断创新的时代,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更促使我们从经济学中寻找解释这些变化的答案。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教学为例,秉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探索“问题教学法”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效果。

1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做一番总结。尽管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或长处,如讲授法严格按照章节目标顺序的详尽讲解,旁征博引的论述问题等。但是,为了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重点梳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简单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传统讲授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更注重对经济学中那些知识点的讲授,教学的重心和目的在于灌输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听讲为主,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是由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就只能通过课后的作业和期末考核中体现。

第二个方面是,教学过程的“单向灌输”造成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在班级随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也就自然不去思考自己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想收获什么,学习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内容为主。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结果是,学完课程后,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学生头脑中扎不下根,学生的学习不具备保持和迁移性;学生不能很自然地把自己置身于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对某些经济现象难以运用经济学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缺乏深入分析问题、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探索一种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互动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始的。该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的“单向灌输”改为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利用预先设计的与经济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探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好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

2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作为主线,以问题导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和实践,让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以实现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发展完善,培养学生的能动思维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1]

2016年,选取了会计学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进行了“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确立整体教学思路、理念与举措,其次是教学“问题模块”的设置。

2.1 整体教学思路、理念与举措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2]在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问题为载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3]设计过程包括课程目标的确立、项目模块的选取、教学单元安排、单元活动设计、活动评价方案。具体做法如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院做了充分调研、结合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确立的,因此,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源头进行课程设计。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需求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和教材,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已有基础知识,构建7个教学模块,明确每个模块目标,根据模块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养成目标把教学模块划分若干个教学单元并设计单元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载体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问题教学法贯穿始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概4~6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作业、PPT或课堂演示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最后,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一致性,设计可行性、可控性和可检测性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在课程教学结束,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终结性评价方案。[4]

2.2 教学“问题模块”的设置

“问题模块”是“问题教学法”的素材,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需要对课程目标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问题设计。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理论等。依据微观经济学的的基本理论框架,按照市场经济环境下,参与交易的主体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行为过程设置教学模块,分别设置6个模块和13个教学活动。“问题模块”安排思路是根据学生对市场初级认识为切入点,逐步深入展开教学活动。

问题模块1:中心内容是供给与需求原理及弹性理论。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供给与需求的推导过程,如何利用供求分析工具来解释与预测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结合猪肉市场经济实例来说明“马歇尔十字交叉”是怎么形成的,并运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丰收的悖论”。

问题模块2:中心内容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教学过程围绕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及无差异曲线分析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使学生会运用边际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工具解释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通过探讨水与钻石价格与所带来的利益差别巨大的悖论来理解消费者选择的边际效用理论;分析A同学在一周固定的支出水平下,如何消费牛奶和书籍获得效用最大化。

问题模块3:中心内容是企业生产理论,教学过程围绕企业在短期和长期中是如何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分析企业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走访学校周边的企业或服务行业,分析企业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如面包店的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通过面包店的实例讨论短期企业的面包产量与所雇用的劳动之间的关系。

问题模块4:中心内容是成本理论。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经营决策来学习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以及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请学生考察一年中,一个面包店的投入要素价格与其一年的收入情况,从会计师和经济师的角度对该店是否继续经营进行决策。通过经济实例讨论,分析各成本的关系。

问题模块5:中心内容是市场结构理论,教学过程围绕完全竞争企业与垄断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生产中产量、价格和利润决策分析。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在完全竞争型市场环境下,分析老王的鲫鱼养殖场如何做出供给决策,厂商的价格和产出是如何决定,以及企业为什么要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探讨完全垄断市场中的米尼矿泉水公司是如何做出供给决策,厂商的价格和产出是如何决定。

问题模块6:中心内容是要素价格理论,教学过程围绕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是如何决定的开展教学,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分析企业如何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并进行定价。

学生准备讨论并汇报的问题:通过讨论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小明的冰沙室制作冰沙的活动,运用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分析小明将会雇用多少名工人以使利润最大化。

3 教学效果的分析

3.1 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情况说明

选取A班为实验班级,班级人数59人,微观经济学课程属于考查课。B班为非实验班级,班级人数为55人,微观经济学课程属于考试课。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整体学情分析上大致接近,一大半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以理科为主,都没有经济学的基础,初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选取这个班级的进行对照分析,有很强的说服力。

3.2 终结性评价分析

在同一时间,通过闭卷笔试形式对两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为了了解两个班学生成绩是否存在差异,其差异是否显著的问题,采取了参数方法及非参数方法进行检验。这里首先假设两个班学生对教师、课程的偏爱程度是一致的,学生成绩仅与教法有关。

表1 两个班级的基本情况

3.3 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的检验

从表1来看,A班及B班成绩分布呈稍微的左偏尖峰状态。从样本容量来看,适合做D(Kolmogorov-Smirnov)及W(Shapiro-Wilk)检验。在5~50的样本过程中,W检验是十分精确的,在统计分析中经常被采用。从表2的正态性检验来看,这两个班级可以认为近似正态分析。

表2 正态性检验

此外,通过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发现两个班级的方差是齐性的(sig=0.274>0.05),因此做独立样本检验有下表3。

表3 独立样本T检验基本结果

从上述表3中,可以发现两个班级的成绩确实存在显著性差异,A班的学生显著性比B班的学生的成绩较好一些。

3.4 教学效果的评价

根据终结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性评价是综合考核方式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学成果展示,根据随堂记录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玩手机的人数减少,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人增加,学生们有上讲台演示学习成果的热情,旷课率显著降低,课前预习的人数明显增加。 学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问题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程问题设计上,以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心,结合实际经济事例进行设置。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走入市场进行调研,同时需要学生查阅各种有关的资料结合分析。例如,讲授供给和需求对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影响时,学生收集了近3年来的猪肉价格变化,并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猪肉的价格;讲授生产理论时,学生走访了学校周边的数个企业,思考它们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列举出了影响企业产出的因素等。

第二,加强了对经济学知识点的掌握。“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提前将课堂教学的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课前准备,避免被动和盲目地进入课堂。根据随堂考察,9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有课前预习。一堂课结束70%的学生可以自述授课内容,可以说明课前预习的效果。

第三,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以个体为中心,大多数学生独立学习,鲜见研讨和争论问题。“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做课题讨论时,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如此以来,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就逐渐养成了。根据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小组或团队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四,提高了学生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学习小组展示小组成果,并进行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沟通的能力。这个环节也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得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4 结论

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地位。“问题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尝试将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改变为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旨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优点,借鉴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经济学这门“激动人心的学科”如此意趣盎然,或许学生的学习气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在其中了。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陈立慧.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凡.加拿大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理念和实现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16(4):49-57.

[3]胡晓红.向学而教: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 2016(3):82-93.

[4]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76-180.

(责任编辑 查明华)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Economics Teaching

OUYANG Qin, LIU Xiuguang, HE Pengfei (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450, China)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basic cours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personnel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s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profession. Econom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economics teaching, putt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changing from the one-way inculcation to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habit of thinking and the spirit of teamwork,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promo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economics; one-way inculcati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wo-way interaction

G642.0

A

1674 - 9200(2017)03 - 0086 - 04

2017 - 02 - 27

福特基金项目“基于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研究”(0130-1548)。

欧阳勤,女,江西彭泽人,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刘秀光,男,山东青州人,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何鹏飞,男,湖南衡阳人,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统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学教学法模块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简明经济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