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水河沿岸大石山区民族风情油画创作

2017-08-07覃超柏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530000广西欧柏朗美术研究院5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族风情红水河大石

覃超柏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530000;广西欧柏朗美术研究院 530000)

红水河沿岸大石山区民族风情油画创作

覃超柏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530000;广西欧柏朗美术研究院 530000)

大石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因此自然与人文生态得到很好的保留。以写实叙事功能很强大的油画来展示大石山区的迷人风情与瑰丽风景,把原汁原昧的民族风情以艺术形式推向世界。

大石山区;民族风情;油画创作

新世纪广西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远离文化政治中心,这里的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相对来讲保护比较完整。红水河沿岸的大石山区是壮族及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并且是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山岭连绵,地形崎岖,石山较多,土壤较少,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尽管生活比较困难,风景却奇特瑰丽,并且依然保留淳朴民风。大石山区居民的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有些摄影作品以这些丰富的民族资源作为题材,往往以游人的目光来捕捉瞬间影像,浮光掠影没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美术作品,特别是以写实叙事功能很强大的油画来展示大石山区的迷人风情与瑰丽风景,几乎是空白。红水河沿岸大石山区民族风情油画创作,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把原汁原昧的民族风情,以艺术形式推向世界。

一、油画创作

1.创作准备

少数民族地区路途艰难,生活条件艰苦,我们克服这些困难,长期深入大石山区,与当地居民一起饮食起居,了解风土人情,收集与整理大石山区的视觉图像资料。并且积极研究国内外民族文化发掘方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最优化方法,以大石山区视觉图像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来提升研究深度与高度。

2.创作过程

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我们大量采风写生,抓住人物特征,捕捉人物神态,从衣着、肤色、表情多方面深入研究。

油画《苗家女》 覃超柏

油画 《壮族农民》 谢森

3.油画作品

我们课题组成员创作出不少大石山区题材的优秀作品。谢森创作的油画《乡渡》,2014年获得全国高校硕士导师优秀作品展;谢森创作的油画《红水河奇石》 参加2013中国油画展;覃超柏创作的油画《百色苗家》,参加第四界广西美术作品展。

油画《阳光灿烂的日子》覃超柏

油画《满月》 覃超柏

油画《乡渡》 谢森

《红水河奇石》 谢森

二、创作特点

1.展示红水河大石山区的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的视角点跟以往不同

以往的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摄影都曾有涉足红水河大石山区少数民族题材,但是内容还不够深入,形式还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往往是以游客身份来品味这些人文与自然景观。我们真正的深入大石山区长期生活,切实地以本地居民的视角,零距离地展示红河水岸的民风民情与自然景观,课题组中成员,有的就是来自于大石山区,能够更深情、更准确、更急迫地表达。

2.采用展示红河水岸大石山区的民风民情的形式不同

课题组成员有扎实的油画绘画技能,有国外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经历与经验,熟悉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发掘民族文化时候所采用的绘画语言。大石山区的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展示,采用油画形式,更能够超越一般语言的障碍,在世界交流中畅通无阻。

三、结语

大石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因此自然与人文生态得到很好的保留。未开发的处女地有丰足宝贵的艺术创作源泉,需要加大发掘力度,积极展示这些大石山区保比较完整的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以获得世人关注与保护。

覃超柏(1961-),副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风情绘画。

猜你喜欢

民族风情红水河大石
胆小鬼的长裤子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精神的落实与远游
十岁练什么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无名石头国
少数民族电影剧本创作特色研究
胸口碎大石等
现代感民族风
断航39年红水河“复航”调查:东兰至广州航线已开通 全线复航“桎梏”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