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感·动感·意大利感

2017-08-03李文超

汽车导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功率四叶草车迷

李文超

首先要说明,本人对阿尔法·罗密欧(A·R)并无先入为主的观点,只是稍早前的上海车展发布会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被满眼吐槽弹幕覆盖的我深深感叹,这年头真是什么都敢说。

漂亮,这是A·R在每一个时代推出新车型时给车迷带来的感觉。为什么把人群局限到车迷?理由很简单,不认同“除了三厢轿车以外都不是轿车”的人都不配讨论这个话题——眼里只有“官车”的你,不配跟我说话谢谢。

抛开车展期间发言领导确实独有见解这点不说,车本身又没什么错,确实不要用销售理由以及周边话题去泯灭一个优秀工业设计产品的闪闪亮点。纵观整个当代汽车设计的汪洋,能捞出一两个前脸不是长方形设计的内燃机汽车已属不易——鉴于列位都毫无节操地接受了这么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A·R确实属于汽车品牌里从一而终的清流。如果不是这样,A·R上市之前,网上也就不会出现一阵阵关于“车牌是不是要放在中间”的哀嚎。由此可见,车迷也都是处女座,

“强迫症”患者的头衔已然加冕。

正经八百的欧洲车

最近这几年常讨论一个话题:车子都四平八稳了还有神马好纠结买哪台?这想必又是得益于我们熟悉的德国厂家,车子不论大小,或者高矮胖瘦,—律马步扎开稳当过江湖,时间久了不免乏味。

厂家在活动安排上颇费心思,尽量让每个人都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各种速度下的GiuIia。在A·R身上我感觉又找回真正意大利车或者说欧洲车应有的体验。首先是车身的“避重就轻”。一行几个媒体人乘坐一台通勤用的Giulia到赛道内拍摄动态,我说:“虽然满载5个大老爷们儿,可是感觉很轻盈。”不想被一位老师纠正道:“车子差不多1.7吨重何来轻盈一说。”我想我的感受主要来自车架和车身对路面的反馈,加上和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对于不好搞的ZF来说已经非常“完美”。长久以来,熟悉的欧洲车(主要是德国车)都喜欢把车子做得扎实而厚重,虽然不乏跟路面的沟通,可是少了几分应有的直接。A·R专门为Giulia配了一套非常动感的电子系统,以平衡油门响应和车身动态之间的癫狂。总的来说,不论你怎么豁,在A·R这儿是不会给你断油的!直接的效果是“推·甩·飘”丰俭由人,那种欢快的“跳跃·前进”与众不同。

如果想入坑

由于活动方并没有提供“炫酷拽屌炸天”的四叶草OV版给我们试驾,所以在赛道上只能开到200ps的低功率和280ps的高功率版本。以我個人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永远用不到超过50%的马力,所以要是不经常豁赛道,低功率版本着实够用得不要不要的了。外形上,低功率和高功率只是差了一个排气筒的距离,其他完全没有区别。A·R的外形选配件紧跟欧洲潮流,包括OV套件可选等好事儿也可以通过金钱换取。低功率在“有涡轮”这个良好的基础上稍微刷刷电脑,多个30匹应该不是什么事儿。完了再贴个OV标志,我觉得比汽配城风高大上很多了。有钱的主自然可以敞亮上个高功率,把能选的都选了,不差钱的嘛赶紧订个OV四叶草。

作为一台家用有个性的进口买菜车——这么说有些人还别不高兴,以最低价的200ps精英版为例,同样价钱下能买到的国产对冲品牌产品已经烂了大街,进口却又不那么划算。这么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A·R车的准车主压根不在乎BBA是不是比我豪华——我开的可是阿尔法·罗密欧。这个车头、这个轻快的驾驶质感、这个前置后驱,如此热情洋溢又不失优雅,非阿尔法·罗密欧莫属。

猜你喜欢

高功率四叶草车迷
G4FS(1.5T CVVD高功率发动机)
无线电广播中高功率微波发射技术的应用分析
四叶草书签
寻找四叶草
四叶草遇到小仙女
为2015 Wörthersee GTI车迷大会献礼
四叶草遇到小仙女
关于新一代BMW M3、M4
绝对车迷
被拷问的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