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2017-08-01郭仕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髋臼骨盆入路

郭仕强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医院,山东 新泰 271221)



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郭仕强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医院,山东 新泰 271221)

目的 比较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B组采用Stoppa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8.3%,与B组的90.0%和9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A组的15.0%(P<0.05)。结论 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髋臼

临床上骨盆和髋臼骨折多合并存在,急诊时一般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处理,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如何选择手术入路一直是临床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关注焦点,其中前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主要包括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1-2]。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两种方式对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在疗效上的优劣,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共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女22例,男38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4.5±4.4)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8例,坠落伤12例,交通伤40例。其中骨盆骨折26例,Tile分型B型14例,C型12例;髋臼骨折34例,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3例,“T”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7例,前柱骨折20例。B组:女25例,男35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4.8±4.2)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0例,坠落伤12例,交通伤38例。其中骨盆骨折28例,Tile分型B型16例,C型12例;髋臼骨折32例,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4例,“T”形骨折6例,横形骨折8例,前柱骨折14例。A组和B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予以髂腹股沟入路,腰麻,取仰卧位,自髂棘前2/3处沿髂前上棘及腹股沟韧带至耻骨联合上方2 cm做切口,髂肌附着点和斜肌腱剥离,显露骶髂关节,精索及腹股沟神经分离后,将肌腱和腹直肌鞘联合处切断,股神经、髂腰肌、股外侧皮神经穿过牵引带,内侧淋巴管、股动静脉穿过牵引带备用,显露髋臼前柱、髂骨翼、耻骨支结构。B组:予以Stoppa入路,腰麻,取仰卧位,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切开至腹白线,腹白线纵向剖开,腹膜前间隙至耻骨联合处钝性分离;牵开腹直肌,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间的吻合支予以结扎;打开髂腰筋膜,向外侧牵开髂腰肌、股血管神经、下腹壁肌等组织,向内侧牵开腹膜外盆腔脏器;根据需要显露真骨盆缘,部分患者需结合髂骨翼侧方入路,经组织下隧道进行操作。注意:两组术前30 min均予以抗生素治疗,术后预防性治疗48 h;术后引流1~2 d,失血量大于400 mL者给予输血治疗;术后1 d行功能锻炼,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2~14 d。

1.3 效果评价 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3-4]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估,采用Matta功能评分标准[5]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并发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以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对比 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对比 A组和B组骨折复位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83.3%和9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的对比 A组和B组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88.3%和91.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 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对比

表4 两组髋关节功能对比

表4 两组并发症对比

2.5 典型病例 30岁男性患者,车祸致骨盆处疼痛、无法站立行走,影像学检查髋臼、耻骨骨折(见图1),入院后麻醉下实施改良Stoppa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复位满意(见图2),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评定为优。

3 讨 论

图1 骨盆正位X线片示髋臼、耻骨骨折 图2 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

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条件,骨盆及髋臼骨折如何显露骨折部位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难题[6-7]。髂腹股沟入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而Stoppa入路的提出为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关学者报道[8]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复位满意率分别为91.6%和93%,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大于80分者占75%,且并发症较少,证实了Stoppa入路在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Stoppa入路具有如下优点:a)髂腹股沟入路需要对腹股沟韧带、股神经血管束进行解剖,利用多个窗口对骨折端进行显露,造成手术切口较大[9];Stoppa入路自下腹中线进入,无需显露腹股沟韧带和股神经血管束,因此手术切口较小,且骨折端显露充分,术野清晰。b)髂腹股沟入路时,术者位于骨折同侧;而Stoppa入路时,术者位于骨折对侧,可直视下操作便于术者对骨折块进行复位;Stoppa入路可充分显露整个真性骨盆缘,直视下复位固定操作有利于手术效果明显提升[10-11]。c)Stoppa单侧正中入路可使双侧髋臼骨盆环充分显露,双侧髋臼、耻骨上支骨折复位固定时,其手术创伤小这一特点的体现更为明显[12];该入路方式在骨盆环显露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骨折复位容易,故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d)部分需要剖腹探查的手术患者,可在同一切口下完成剖腹探查术和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两项操作;Stoppa入路对“死亡冠”血管的显露十分清晰[13-14],术野内血管断端的寻找比较容易,这有助于避免术中大出血事件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Stoppa入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5]。腹膜外进行Stoppa入路操作时,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区黏连可造成腹膜破裂的发生;Stoppa入路的手术切口较小,腹肌紧张、肥胖患者的手术难度较大,易引起血管牵拉损伤。因此,有腹部手术史、肥胖、腹腔黏连等患者应避免采用Stoppa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本组结果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的手术疗效基本相当;但B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A组(P<0.05),提示Stoppa入路在缩小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运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疗效与髂腹股沟入路基本相当,但Stoppa入路在缩小手术切口、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1] 樊良,金以军,何磊,等.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 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12,25(10): 810-812.

[2] 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等.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 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 志,2013,28(2):101-103.

[3] 陈劲松,李军,马保安,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 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药,2014,12 (17):45-47.

[4] 李宝丰,章莹,夏虹,等.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 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 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20(6):343-348.

[5] 杨运平,郭刚,黎润光,等.Stoppa入路的临床解剖学 研究及在骨盆前环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 杂志,2013,15(8):676-679.

[6] 殷杰,郭征,许向东,等.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方法 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 志,2015,14(9):1224-1225;1226.

[7] 李来峰,王辉,赵学春,等.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 棘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 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716- 1719.

[8] 胡军,段洪,聂邦旭,等.两种改良后Stoppa入路治 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20(22):504-505.

[9] Elmadag M,Giizel Y,Acar MA,et al.The Stoppa approach versus the ilio-inguinal approach for anterior acetabular fractures:A case control study assessing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and function outcomes [J].Revue De Chirurgie 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4,100(6):675-680.

[10] 龚旭,潘剑成.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 21(16):1687-1688.

[11] 蔡贤华,刘曦明,汪国栋,等.涉及髋臼方形区骨折髂 腹股沟入路显露与开放复位策略分析[J].中国矫形 外科杂志,2015,23(16):1443-1447.

[12] 陈勇,陈佳明,孙彦丰,等.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在髋 关节中心性脱位并髋臼内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2):1138-1140.

[13] 邵晏清,熊然,张潇,等.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 肌外侧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比 较[J].医学综述,2016,22(2):380-382.

[14] Isaacson MJ,Taylor BC,French BG,et al.Treatment of Acetabulum Fractures Through the Modified Stoppa Approach:Strategies and Outcom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4(472):3345-3352.

[15] 杨晓东,夏广,熊然,等.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 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 杂志,2015,31(6):526-530.

1008-5572(2017)07-0643-03

R683.3

B

2016-10-25

郭仕强(1978- ),男,主治医师,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医院,271221。

郭仕强.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7):643-645.

猜你喜欢

髋臼骨盆入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