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2017-08-01于志勇白龙王树芬叶军陈科明刘大洲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桥接髂骨骨盆

于志勇,白龙,王树芬,叶军,陈科明,刘大洲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骨科,深圳 518103)



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于志勇,白龙,王树芬,叶军,陈科明,刘大洲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骨科,深圳 518103)

目的 对照研究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并需要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桥接组和钢板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并三维重建骨盆模型,根据骨折部位确定手术入路及螺钉固定位置。桥接组患者采用桥接系统固定骨折,钢板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骨折。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并按Matta标准评估患者骨折复位固定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按Majeed标准评估肢体功能。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桥接组较钢板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atta骨折复位标准,两组所有患者均为优。按Majeed标准,桥接组与钢板组患者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44%、88.89%,经两样本比较的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接系统内固定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可以降低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桥接系统;锁定钢板;内固定;骨盆骨折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传统手术方式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但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常常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1]。最近出现的钉棒桥接内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本课题组对照研究了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并需要手术治疗的36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桥接组和钢板组,每组18例。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无病理性因素;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桥接组:男10例,女8例;年龄19~59岁,平均33.3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4例。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类方法,B1型5例,B2型8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钢板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8~54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2例,打伤1例。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类方法,B1型4例,B2型9例,B3型1例,C1型3例,C2型1例。两组患者均伤后3~8 d行手术治疗,平均4.67 d。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评估、备血、留置尿管等术前准备,术前1 h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根据骨盆骨折情况预先塑形桥接固定棒或锁定钢板,根据骨盆骨折部位确定手术入路及螺钉固定位置。

1.2.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骨盆骨折情况选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桥接组患者根据体外确定的螺钉固定位置做数个微创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肌肉间隙至骨膜,C型臂透视确认螺钉固定位置。闭合或有限切开骨折断端,尽量保留骨膜,复位骨折断端并使用骨盆复位钳临时固定骨折,C型臂透视确认骨盆骨折复位情况。使用预弯的连接棒沿着骨膜表面从骨折一端插入另一端,根据帖服情况必要时进一步塑形连接棒;C型臂透视确认连接棒位置良好后,分别使用锁定螺钉固定连接棒两端,必要时中间增加螺钉固定[2]。钢板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肌肉间隙至骨膜,剥离部分骨膜并暴露骨折断端,使用复位钳复位并临时固定骨折,C型臂透视确认骨盆骨折复位情况。沿着骨膜表面放置重建锁定钢板,根据钢板帖服情况进一步塑形钢板,C型臂透视确认骨盆骨折复位,钢板位置良好后,使用锁定螺钉固定骨盆骨折。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24 h均常规应用头孢二代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定期换药,术后8~10 d拆线。术后常规应用药物镇痛,3~5 d疼痛缓解后逐步指导患者行肢体功能锻炼。术后3 d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每月复查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1.3 疗效评价 记录每位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注意:若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使用其他固定方式,仅记录桥接系统固定手术时间及手术过程出血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每位患者的骨折复位、固定情况(优:骨折移位小于4 mm;良:移位为4~10 mm;可:移位为11~20 mm;差:移位大于20 mm)[3],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肢体功能评分采用Majeed评分标准(优:大于等于85分;良:70~84分;可:55~69分;差:小于55分)[4]。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患者术后获得3~5个月随访,平均4.21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渗液等。与钢板组相比,桥接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经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Matta标准,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均为优;根据Majeed评分标准,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44%、88.89%,经两样本比较的χ2检验(χ2=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术式骨盆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s)

典型病例一为47岁男性患者,交通事故伤。双侧耻骨、坐骨粉碎性骨折,左侧髂骨骨折。桥接系统内固定术后双侧耻骨、坐骨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固;髂骨骨折钢板固定稳固。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2。典型病例二为43岁女性患者,交通事故伤。左侧耻骨、坐骨、髂骨粉碎性骨折,错位明显。桥接系统内固定术后左侧耻骨、髂骨骨折复位良好,桥接系统内固定稳固。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3~4。

图1 术前X线片显示双侧耻骨、坐骨粉碎性骨折,左侧髂骨骨折

图2 术后X线片显示双侧耻骨、坐骨骨折复位良好,桥接系统内固定稳固

图3 术前X线片显示左侧耻骨、坐骨、髂骨粉碎性骨折,错位明显

图4 术后X线片显示左侧耻骨、髂骨骨折复位良好,桥接系统内固定稳固

3 讨 论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疾患,由于出血多、伤情重,且常常合并全身多发损伤;临床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经常出现双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腰骶部疼痛、髋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5]。传统治疗方法常常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虽然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骨盆解剖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普通钢板需要良好的塑形才能使其帖服于骨盆表面,术中反复塑形钢板必然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加大手术创伤;其次,锁定钢板的出现虽然对于钢板帖服要求不高,但是限制了锁定螺钉的置钉方向,在靠近关节面时容易误入关节腔,造成严重后果;再次,钢板螺钉与骨盆骨折接触面积较大,需要剥离部分骨膜,加重血运破坏,延迟骨折愈合。综上所述,多方向置钉并可以锁定固定骨盆骨折,同时减少血运破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成为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新思路。

本课题组对照研究了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治疗骨盆的临床差异,结果显示桥接系统可以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大大降低手术所造成的二次创伤;术后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钢板组无明显差异。我们分析原因如下:a)桥接系统的连接棒易于塑形且可以多方向塑形,可以适用于骨盆骨折的复杂多变形态;b)螺钉连接棒为锁定型,增加了固定的可靠性且不要求连接棒完全帖服于骨盆表面,减少骨膜剥离及血运破坏,促进骨折愈合。c)桥接系统固定螺钉可多方向置钉,有效避免穿入关节腔及盆腔,大大降低了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手术安全性。d)螺钉连接棒为滑动型,增加了置钉数量及置钉位置的灵活性。e)桥接系统连接棒可以放置皮下,术中仅仅切开置钉位置并插入连接棒即可,大大缩短了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

与锁定钢板相比,桥接系统内固定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可以降低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2]。但是,本方式临床应用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1] 袁欣华,吴乃庆,金正帅,等.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的手术治疗(附84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18(3):169.

[2] 熊鹰,张仲子,赵烽桥,等.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 (11):137-140.

[3] Matta JM,Tornetta P 3rd.Internal fixation of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6(329):129-140.

[4] Majeed SA.Grading the outcomes of pelvic fractures [J].J Bone Joint Surg(Br),1989,71(2):304-306.

[5] 王建东,王传舜,王秋根,等.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 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J].中华骨科杂 志,2011,11(31):1197-1202.

1008-5572(2017)07-0637-03

R683.3

B

于志勇(1981- ),男,主治医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骨科,518103。

2016-10-28

于志勇,白龙,王树芬,等.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7):637-639.

猜你喜欢

桥接髂骨骨盆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苹果腐烂病树桥接复壮技术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双静脉皮瓣桥接移植修复手指腹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