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曲甜米酒的研制

2017-07-24宋淑芬柳忠玉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甜酒红曲糖度

宋淑芬,柳忠玉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马立安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荆楚特色食品研发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红曲甜米酒的研制

宋淑芬,柳忠玉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马立安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荆楚特色食品研发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红曲米酒中红曲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的最优水平范围,再以酒精度、糖度和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到红曲米酒的最佳酿制条件为:红曲添加量3%、甜酒曲添加量0.3%、发酵时间120h。此工艺条件下的米酒风味醇厚,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

红曲;甜米酒;酿制

甜米酒是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蒸煮后利用酒曲将其中的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的糖类,经酵母发酵而成的甜味米酒[1]。糯米所含淀粉都是支链淀粉[2],经微生物发酵后可直接被肠、胃消化吸收并为人体所利用[3]。米酒发酵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种类及含量居各类饮料酒之首[4~6]。适量饮用米酒,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同时也能促进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有助于新陈代谢[7~9]。

红曲又称红曲米,是大米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不仅能产生天然红色食用色素,还能产生淀粉酶、糖化酶、酒化酶、蛋白酶、麦芽糖酶、果胶酶等多种活性酶类[10~13],其胞内的醇溶性色素可与米酒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反应,形成水溶性色素分泌于胞外。与其他天然色素相比,红曲色素具有稳定性好、蛋白质着色力强等优点,尤其能耐100~140℃的高温[14],不仅有抗疲劳、降胆固醇等作用,还能产生抑菌杀菌的活性物质[15~19]。本研究所得红曲甜米酒融合了红曲霉与米酒的优点,不仅增强了甜米酒的色泽、香气,又赋予米酒特有的风味,对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非常有效,提高了甜米酒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可为日常生活增添一款清新可口的保健饮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红曲霉: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留菌种;糯米:泰国糯米,深圳市东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甜酒曲: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产品,8g/包。

1.2 主要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TE3102S: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产品;高压灭菌器HVE-50:华粤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超净工作台HFsafe-1200: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生化培养箱SPX-250: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产品;手持折光仪WY032T型:北京宏昌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电磁炉DL-1: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产品;酒精计MC1-100:国营武强仪表厂生产。

1.3 方法1.3.1 红曲的制备

将大米浸泡3h,淘洗沥去水分,装入三角瓶后121℃灭菌25~30min,米饭熟而不糊,待米饭冷却后接种。按大米500g,红曲10~15g,冰醋酸(99%)1.5mL,水适量,混合均匀,于28℃培养4~6d。每天搅拌,适当补充水分,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红曲色素,直至饭粒长成紫红色为宜。取出晾干即为红曲成品,备用。

1.3.2 工艺流程

红曲甜米酒的酿制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大米→浸泡→高压蒸煮→ 接种红曲霉→红曲

优选糯米→浸米→清洗→沥干→蒸饭→淋饭→拌甜酒曲调配→搭窝→发酵→成品

1.3.3 操作要点

1)浸米 洗净。保持水面高于糯米上层10~15cm。注意米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米粒易碎,口感差。

2)蒸饭 用蒸锅蒸饭,蒸约25min。标准为松、软、透、不粘连;即熟而不烂、疏松易散、均匀一致。

3)淋饭 将蒸好的米饭放于纱布上,用无菌水冲淋,边拌边淋,使米饭快速冷却至35℃左右,避免因缓慢冷却导致微生物污染。

4)拌曲调配 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不同的条件,接入相应量的红曲米。

5)搭窝 将接种好的米饭装入发酵瓶中,在中间压出一个凹陷窝,用保鲜膜密封。

6)保温发酵 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在不同要求下保温发酵一定时间。

7)红曲甜米酒分析 取红曲甜米酒,测定酒精含量和糖度,同时进行感官评价和微生物测定。

1.4 评价指标及方法

1)酒精度 参照GB/T 4928 啤酒分析方法[20]测定。准确称取100g发酵样品于500mL蒸馏瓶中,加入50mL的蒸馏水。连接好冷凝玻璃器,用电炉加热,馏出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带馏出液达到容量瓶刻度时,立即取出量瓶摇匀,倒入100mL量筒中,以酒精表和温度计同时插入量筒,测定酒精度和温度,最后换算成20℃时酒精度。

2)糖度 采用手持折光仪法[21]测定。将发酵醪液取出混匀,用吸管将吸取的醪液滴在折光仪上,记录数值。

3)感官评价 参照DB42/T 279-2009孝感米酒的方法[22],对红曲米酒样品的色泽(20分)、风味(20分)、口感(30分)、组织状态(30分)4个方面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分,然后取平均值。红曲米酒感官指标及评分标准详见表1。

表1 红曲甜米酒的感官指标及评分标准

4)综合评价指标 综合评分采用百分制。通常所食食品的质量优劣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因此,在上述评价指标中,感官评价所占的分值最大,而且考虑到甜米酒中酒精含量与糖度的协调性,故在本研究中,将酒精度、糖度和感官指标的总分值分别按30、30、40分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来确定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综合评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5)微生物指标 根据DB42/T 279-2009孝感米酒[22]中大肠杆菌限量指标,参照GB/T 4789.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的方法[23]对红曲甜米酒进行检测。

1.5 单因素试验1.5.1 红曲添加量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将糯米浸泡2h,蒸熟后,用冷开水进行淋饭,甜酒曲0.36%(参照安琪酒曲的使用说明),拌曲,装试验瓶,红曲添加量分别为1%、2%、3%、4%、5%(磨碎),以不加红曲的样品作对照,每组3个平行,在28℃条件下发酵72h后对样品品质进行测定与评价。

1.5.2 甜酒曲添加量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红曲添加量为3%,甜酒曲添加量分别为0.1%、0.2%、0.3%、0.4%、0.5%,以不加甜酒曲的样品作对照,每组3个平行,在28℃条件下发酵72h后对样品品质进行测定与评价。

1.5.3 发酵时间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红曲添加量3%,甜米酒添加量0.3%,发酵时间分别为72、96、120、144、168h,每组3个平行,在28℃条件下发酵相应时间后对样品品质进行测定与评价。

1.6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确定的红曲米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3因素大致范围的基础上,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表2),设计L9(33)正交试验,以酒精度(%,v/v)、糖度(%)和感官评价为红曲米酒发酵品质的评价指标,确定红曲甜米酒最优发酵条件。

表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曲添加量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红曲添加量3%时,产品色泽红色,口感细腻柔和,组织状态均匀。红曲添加量2%和4%时,口感较细腻;而红曲添加量为1%和5%时,口感较粗糙,风味较差。故红曲添加量选择3%较好。

表3 不同红曲添加量下红曲甜米酒的品质

2.2 甜酒曲添加量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甜酒曲添加量为0.3%时产品品质最好。甜酒曲的添加量小,糖化菌及酵母的接种量也少,导致淀粉分解不完全,米粒也不能充分糖化,甜米酒的口感就会过于粗糙淡薄;甜酒曲添加量过大,发酵时间过快,口感和风味也会变差。故甜酒曲添加量选择0.3%较好。

表4 不同甜酒曲添加量下红曲甜米酒的品质

2.3 发酵时间对红曲甜米酒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发酵时间为120h效果最好。发酵时间过短,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发酵时间过长,米粒过于干瘪,酒味过浓,口感和风味不协调。因此发酵时间选择120h较好。

表5 不同发酵时间下红曲甜米酒的品质

2.4 红曲甜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正交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6 L9(33)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

表7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

由表6、表7可知,红曲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对红曲米酒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发酵时间)>B(甜酒曲添加量)>A(红曲添加量),最优参数为A2B2C2,即红曲添加量3%、甜酒曲添加量0.3%、发酵时间120h。

红曲的接种量对甜米酒的色泽、风味都有影响。接种量过大,导致前期发酵过快,使得糖度过低,进而影响甜米酒的口感;接种量小,不利于淀粉分解,导致甜米酒口味淡薄,同时产生的红曲色素少,酒体色泽偏浅。甜酒曲的添加量过大,会导致糖化菌及酵母的接种量过盛,糖化发酵过程缩短,米酒口感和风味不足;若甜酒曲添加量太小,米粒不能充分糖化,甜米酒的口感就会过于粗糙淡薄。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糯米过于干瘪,米酒中的糖分充分转为酒精后,使得糖度偏低。若发酵时间不足,红曲与米酒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不能充分发生反应,口味就会不协调,所以适时的发酵时间是保持红曲甜米酒口味的关键。一般米酒发酵72h后即可食用,红曲米酒发酵120h后,会使甜米酒的酒体较协调,口感更醇厚,风味更突出。

在DB42/T 279-2009孝感米酒[22]的地方标准中规定了大肠杆菌的指标(≤6个/mL),根据GB 4789.3[23]的方法测得红曲甜米酒的大肠杆菌<3个/mL符合DB42/T 279-2009孝感米酒[22]的标准。

3 结论

本研究以红曲与甜酒曲混合发酵糯米制成的红曲甜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红曲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3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水平。最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红曲量3%、甜酒曲量0.3%、发酵时间120h。红曲甜米酒的研制可为研发红曲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实现普通米酒向功能性米酒转变。

[1]郭俊花,张增帅,许光猛,等.柿子米酒酿造工艺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80~282.

[2]汪建国,汪陆翔.大米品种和品质与黄酒酿造关系的探讨[J].中国酿造,2006,(9):60~63.

[3]利 勤.香米米酒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分析[D].成都:西华大学,2013.

[4]王银辉,刘国英,汤有宏,等.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米酒中4种脂溶性维生素方法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6,(3):84~87.

[5]汪建国.酒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产品创新[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21(3):10~13.

[6]Xie G F,Dai J,Zhao G A,etal.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lth-protect function of rice wine[J].China Brewing,2004,13:30~31.

[7]李纪涛,蒋一鸣,束俊霞,等.不同酿酒酵母发酵的紫薯糯米酒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4,35(16):202~206.

[8]利勤,包清彬,廖云琴,等.香米米酒加工工艺研究及理化品质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10):13~17.

[9]杨停,马浩然,贾冬英,等.壳聚糖澄清米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J].酿酒科技,2015,(11):60~64.

[10]陈雪梅,陈巧珊,黎英.红曲霉在甜米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3(3):7~10.

[11]施安辉,周波.酯酶的微生物类群、酯化特性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酿造,2002,(6):14~16.

[12]周永斌,郝林,张亚丽,等.山西老陈醋大曲中红曲霉酯化特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6,(10):27~30.

[13]阮富升.用于制醋的红曲生产技术[J].中国调味品,2000,(3):21~23.

[14]梁志洲.低桔霉素紫色红曲霉菌株的构建及其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D].广州:中山大学,2010.

[15]陈运中,张声华,陈春燕.红曲米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动物实验[J].营养学报,2005,27(5):433~434.

[16]刘德海,何蔚荭,向凌云,等.功能性红曲霉菌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08,33(8):70~72.

[17]李清春,张景强.红曲色素的研究及进展[J].肉类工业,2001,(4):25~27.

[18]洪智勇,毛宁.红曲霉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2,(6):6~8.

[19]王亚威,武晓红,王鸿.红曲霉抑菌作用和抑菌成分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2,37(2):32~34.

[20]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GB/T 4928 啤酒分析方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

[21]张立虎,李冠,张自强,等.便携式糖度无损检测仪在甜瓜糖度检测中的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12):2347~2352.

[22]孝感市质量监督协会.DB42/T 279 孝感米酒[S].武汉: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编辑] 余文斌

2017-03-09

宋淑芬(1993-),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与生态学。通信作者:马立安,malian@yangtzeu.edu.cn;柳忠玉,zyliu2004@126.corn。

TS262.4

A

1673-1409(2017)14-0069-05

[引著格式]宋淑芬,柳忠玉,马立安.红曲甜米酒的研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14):69~73,80.

猜你喜欢

甜酒红曲糖度
红曲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大地妈妈的甜酒窝
药食两用话红曲
甜酒小调
健脾消食说红曲
天然及还原型红曲黄色素的差异与国家标准改进思考
做甜酒冲鸡蛋
甜菜块根糖度检测使用重复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