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躁起来吧,电动车

2017-07-24刘葳漪

中国汽车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时速音量行人

躁起来吧,电动车

刘葳漪 专栏

开过电动车的人都知道,电动车不仅日常行驶“悄无声息”,加速时也不见油门的轰鸣。在狭窄的街道中行驶,前方的行人、自行车很难察觉到后面的来车。倘若是在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环境中,电动车的静谧更是宛如幽灵。

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看来,过于安静,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由于电动车行驶起来太过“低调”,在美国每年有超过数千位行人因来不及避防而受伤。

去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规定:要求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安静车辆”,当车速超过30公里/小时必须发出警示声音。由于这项规定,明年9月1日后在美国发售的汽车都要依此政策来执行。

NHTSA说,这项规定将会特别有助于盲人和有视力缺陷的人,帮助他们察觉路上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

不仅美国,欧盟也要求为“安静”的电动车增加“噪音”。2016年3月9日,联合国在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总部召开会议,通过了“电动汽车需发出与汽油车同等音量的安全标准方案”。欧盟的决议要求,在2019年7月之前,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型汽车都必须安装AVAS(车辆声响警示)系统。

欧洲的方案还规定:在电动汽车的时速达到20公里前,警示系统的人工声音必须一直发出。原则上,车辆时速低于10公里/小时,警示音量为50db到75dB;车辆时速介于10公里/小时至20公里/小时,警示音量为56db到75dB;倒车时,警示音量为47dB以上。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国土交通省最快将于2018年要求国内的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均适用基于国际规则的安全标准。其实,日本市场销售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车已经全部标配了声音警示装置。

在中国市场,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受政策的支撑而向好,电动车的销量增速越来越快。相对欧美市场,中国的路况更为复杂,行人、自行车不遵守交通法规、不观察警示标志、随意横穿机动车道……是家常便饭。为电动车额外加装噪音警示装置,更有利于保护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

是时候启动这项安全标准了。

(作者系本刊评论员)

猜你喜欢

时速音量行人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实用小技巧Windows 10音量调整更智能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全面管理应用程序音量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来一场极致酷跑
无人驾驶小巴
我是行人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